作者在去年的一篇文章(“OPEC射向北美页岩油的子弹打偏了”)预测OPEC的低油价策略很难击垮北美的页岩油/致密油行业,最大的受害者会是深水油田和油砂行业。转眼过去了一年,页岩油行业的主力军(例如: Pioneer, EOG)果然还在顽强的硬抗着,甚至一遇油价反弹还会大幅增加钻完井数量。但这样一来造成了油价持续低迷,公司裁员不止,全球油气供应过剩,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这一系列的不利消息接踵而来,难免会让石油工业的同行们心情不佳,一时间对行业前景感到悲观和黯淡。满天飞的各种有关油价走势的小道消息和那些煞有其事的专业分析,也经常把大家的心情搞得忽上忽下的。作者的感悟是:影响油价的因素那么多,不确定性又极大,历史上很多行业翘楚(包括华尔街的那些著名投资银行)发表的对油价走势的预测都成为了笑料,所以大家真的不必纠结油价的七上八下,该来的一定会来的。
其实更有意义的事情是要努力看清石油在未来30-50年的能源结构版图中的大趋势,以此为基础来思索一下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为这个永远对能源那么饥渴的世界做点有用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一个观点泛滥的时代,作者希望引用尽量多的客观数据来帮助自己和石油工业的同行们探讨一个关键的问题:未来几十年,这个世界还对石油饥渴吗?
如果你关心能源行业的话,一定能够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迅猛发展的消息,以及很多专家预测多少年以后可再生能源就可以彻底取代化石类能源(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偶尔的,你也能看到有些人士发表的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质疑。如果瞅瞅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世界每天消耗的石油总量仍然在不断上涨,天然气被普遍认为是从化石能源到低碳能源的过渡能源。这不,BP 刚刚于不久前发布了”能源展望2016” (BP Energy Outlook 2016)。我们就暂且以这个报告里的数据为基础来看看能源版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了客观起见,作者也参考了其他机构的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15 by IEA, The Outlook for Energy: A View to 2040 by ExxonMobil, Renewables 2016 Global Status Report by REN21)。感兴趣的同行们可以多看看不同机构的统计数据和分析预测,兼听则明。
作者觉得除非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的人口应该会继续增长,与之对应的GDP 也会水涨船高。虽然各个机构对增长速度的预测差别蛮大的,但是人口和GDP双增的长期趋势是大概率事件。根据BP的预测,如果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能够通过调整生育政策得到缓解的话,世界人口和GDP的增长幅度应该会更大。
伴随人口和GDP的增长,能源需求也会大幅攀升。BP 的预测是从2014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可能增长34%,这里的能源需求已经考虑到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的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新增能源需求来自于广大亚非拉国家(包括中国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刚需,包括住宅条件的改善,家用汽车的兴起,空调和冰箱为代表的家电普及,以及各种生活消费品的升级换代。简而言之,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突飞猛进,广大亚非拉人民群众也是渴望实现的。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对能源有多么的饥渴。有句英文说的好:our world runs on energy!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多种能源类型共存的未来,石油还会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吗?我们放眼看去,以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来鼓励太阳能风能的发展。以此为基础,BP认为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将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能源类型。BP进一步预测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燃料)有可能占到全球总能源消耗的9%。
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在总能源的比例可能下降到55-60%的区间。剩下的能源需求将由核能、煤炭以及水电来满足。换句话说,根据BP的预测,即使考虑到太阳能和风能的火箭般增长速度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到2035年化石类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占据主流能源地位,得益于页岩气的横空出世和液化天然气(LNG) 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然气的比例有望在能源界取得长足发展,到2035年有可能取代大部分的现有煤电的发电能力。
那么棘手的问题来了,由于2035年的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大幅增加,即使石油(这里暂且不谈天然气)在能源总量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世界在2035年所需要的石油的绝对数量还是会大幅度增加(BP预测从2014年的92百万桶/天到2035年的112百万桶/天)。这多出来的每天两千万桶石油需求如何才能得到满足呢?BP预测其中的40%将由OPEC产油国提供,而60%将来自美国的致密油、巴西的深水油田、加拿大的油砂以及其他的非OPEC国家。这样的挑战让身为工程师的作者感觉压力陡增:不论是美国致密油,巴西深水还是加拿大油砂,可都是代表着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油藏种类。
如果需要由他们来供应新增加的石油需求的60%,那么可能导致的两种结果:(1)由于成本较高,未来的油价不得不持续走高,增大经济发展的成本,从而抑制经济发展速度,反过来降低能源需求,或者(2)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突飞猛进,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石油的成本,给世界提供给了充足而且低廉的能源,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增加能源需求。
作者显然更喜欢后一个的双赢结果,不论对能源行业还是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幸福的。一个正面的例子是自从2008年页岩气在美国异军突起以来,由于充足而廉价的天然气,美国经济享受到了巨大的能源红利,比欧洲和日本分别节省了7300亿美元和2700美元的能源开支。
放眼看去,未来30-50年应该是一个各种能源种类(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风能)百花齐放的时代。不论是化石类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谁能够为世界提供稳定的、充足的、便宜的能源,谁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和社会的尊重。对能源的饥渴贯穿人类历史,无数的冲突和战争都围绕着争夺能源。不少有识之士甚至把能源排在全人类所面对的最重要问题的第一位。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石油界,作者:吴先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
- 甲基橙
-
石油圈认证作者
- 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长期聚焦国内外油气行业最新最有价值的行业动态,具有数十万字行业观察编译经验,如需获取油气行业分析相关资料,请联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