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C公布的月度报告中表示,愿意与其他非OPEC产油国讨论石油市场与价格问题,但“示好”并不是“求饶”。
在全球油价持续低迷时期,OPEC与俄罗斯的协商显得尤为重要,OPEC为何会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其真正目的又是什么?OPEC在近日公布的月度报告中表示,愿意与其他非OPEC国家讨论石油产量问题,首次透露该组织内部因低油价出现了严重问题。
不过,在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示好”不是“求饶”。OPEC组织公告里的一篇评论文章并不是一份政策变化声明。不过,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得到OPEC秘书处和掌握话语权的沙特的同意,这篇文章也不可能出现在公告里。
OPEC组织为保住市场份额决定不减产的策略已经众所周知,甚至在油价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依然如此,该策略使得OPEC组织成员国深陷预算赤字。这就是OPEC不减产策略的后果以及全球石油市场现状。
OPEC战略的失败
正如我之前在其他文章中提到的,OPEC组织所有成员国都面临预算赤字。即使是该集团财力最雄厚的沙特、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受到这一战略的影响。而像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伊朗、利比亚和厄瓜多尔都即将或已经面临金融风暴。
几个月以来,OPEC组织内部一片混乱。以前的常规做法是,秘书处预估全球石油需求量,扣除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剩余的需求量被分配给各成员国,形成每月配额。
然而,除伊朗(仍处于西方制裁之下)和伊拉克(尚未分给新配额)以外,OPEC各成员国生产和出口石油量都超过了已定配额。原因很简单:原油是唯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尽管价格很低,OPEC成员国已别无选择,只能超配额生产和出售石油。这是利润下降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油价下滑的原因所在。
伊朗、利比亚、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四个成员国公开建议OPEC减产以提高原油价格,这表明该组织内部出现了分歧。尽管如此,沙特仍然能够顶住压力,坚持不减产。事实上,沙特甚至也超配额产油。原因很明显:沙特再也无法阻止其他OPEC成员国超量生产。所以,沙特通过增产来凝聚人心,但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OPEC组织正在探索使用其他方法来争取市场份额,该组织控制了全球40%多一点的石油产量,这意味着每10桶油中有6桶来自非OPEC国家。
现在,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试图通过与其他产油国达成协议来保持市场份额。之前这种尝试效果不佳,然而过去九个月以来,非OPEC产油国貌似都得到了教训。这次,OPEC打算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OPEC和俄罗斯的爱恨纠葛
与专家学者目前的观点相反,OPEC战略的直接目标不是美国的页岩油和致密油生产商。恰恰相反,其目标是俄罗斯。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非OPEC产油国,其定期向OPEC会议派遣观察员打探关于该组织的情报。然而,它永远不会成为成员国,原因很简单:莫斯科不希望由别的国家来决定俄罗斯的产油量。预计在未来几十年,由于全球能源需求量的冲击,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俄罗斯正与OPEC(特别是沙特)争夺亚洲原油市场。
OPEC不减产策略初期的主要目的是把价格压得足够低,使俄罗斯原油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ESPO)管道运往亚洲后无利可图。
如今,即使俄罗斯的产量仍有可能长期增加,但这一目的已基本实现。有媒体报道OPEC或将准备向俄罗斯出让部分亚洲市场份额,作为对其就产量达成协议的回报。由此,油价的压力可能会减轻。
页岩油将OPEC推向俄罗斯
与俄罗斯不同的是,OPEC组织内部对美国石油生产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美国只对价格有间接影响,除非美国国会修改法律,不然石油无法出口。
另一方面,OPEC组织内部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大规模出口石油将不可避免。如果美国出口石油,OPEC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月度生产计划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第二个观点基于:美国的石油生产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OPEC的希望是美国一些公司在高额债务和国内竞争压力下能够退出市场。然而,那些存活下来的公司依然是OPEC组织的麻烦,因为页岩气或将开始取代OPEC决定全球石油价格。
OPEC组织无法就成员国的生产水平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还要面对美国数以千计石油生产商的竞争,于是OPEC转向了俄罗斯,至少俄罗斯能够控制几乎国内所有的石油生产和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OPEC看起来像是在试图挽回颜面:宣布最后胜利并让价格回归。
在低油价下,俄罗斯财政收入也损失巨大。克里姆林宫同样支持OPEC结束增产并恢复价格的双重政策。但OPEC想要俄罗斯妥协又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前,OPEC曾向俄罗斯示好想要谋求统一战略,也许对扭转俄罗斯态度会起到些许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