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将联合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销售分公司于4月18日启动华东首场LNG保供预售专场交易活动(含夏季预售及冬季保供预售)。 根据公告,首场试点覆盖华东市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地的下游用户,由中海油推出1—2船、约12万吨LNG,交易模式基于竞价交易,交收地点设在中海油浙江宁波LNG接收站,交收方式为液态自提,提气窗口期为7月、11月。 业内分析指出,这是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模式的又一创新尝试。LNG预售基于上下游企业对市场波动风险的预判,能够提前锁定资源和价格,将成为保障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的重要市场化手段。 现货购销模式局限性凸显 去年9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的竞价交易模式引起了不少社会争议,也提前暴露了国内天然气供需的紧张形势,在一定程上促使上游企业积极探索了天然气贸易合同模式和商务模式的创新,也让不少下游企业看到了现货的局限性和弊端。 “经历了去年的气荒,大家必须有一个理念的更新,临时采购现货资源不如提前未雨绸缪。下游提前锁定需求,我们也好提前组织资源,避免冬天供需严重不平衡时给我们的既定计划临时增加调剂压力。”中海石油气电集团LNG贸易经理魏琳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 据魏琳介绍,作为国内LNG进口的领军企业,中海油在去冬今春根据竞价交易情况,发挥旗下8个在运行LNG接收站统一调配资源的灵活性,及早与下游用户对接,提前筹备了约200亿方的天然气资源。事实证明,这为应对“气荒”和稳定价格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付少华进一步指出,实际上,天然气贸易都是以长约合同居多,而上海石油天然气作为第三方贸易平台,要服务实体经济,必须有产能预售等远期交易。 “去年应对冬季的供气紧张,很多情况都是临时协调。要探索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就要保障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相对平稳和可预期。首先应突破传统的现货购销模式,让大家提前做足市场波动的风险预判,为冬季保供提前开辟资源储备通道,并通过第三方平台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合约或者线下的合同加以落实。而交易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对双方的约束力都比较强,也更市场化。”付少华对记者说。 资源预售有助平抑市场过度波动 据记者了解,此次LNG保供预售专场交易试点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平抑价格剧烈波动,让供暖季的价格更趋于理性和平稳。 去年冬季伴随“气荒”而发生的国产LNG价格疯涨现象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因缺乏合理的定价方式,仅短短两个月时间,国产LNG价格就从每吨约3000元多飙涨至过万元,价格严重偏离市场的同时产生大量爽约现象,为行业从业者和用户带来极大困扰。 以天然气重卡为例,据了解,2017年,天然气重卡的销量增长达到800%,但由于冬季气源紧张时的LNG零售价格最高达到12元/公斤,与柴油车相比经济性严重丧失。 “保供预售是天然气调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新举措,就时间跨度看,这次保供预售的价格发现功能达到6个月,有利于平抑市场的过度波动。同时,能让交易中心的产品类型更加丰富,使其更加适应天然气现货贸易的需要、更大发挥国家级交易中心的引领作用。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深化整个市场的价格机制改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对记者说。 此外,由于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国际LNG现货价格在用气高峰期跟涨是必然规律。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年1月,国内LNG进口量达到518万吨,相较于2017年9月的345万吨,跳涨50%。 同期东北亚LNG现货价格从2017年9月的每百万英热单位最高8.4美元涨至2018年1月的11.7美元,涨幅达到近40%。“通过保供预售及早锁定国际LNG资源,还可避免因冬季临时集中大规模采购导致LNG进口价格与进口成本的大幅上升。”魏琳说。 接收站第三方开放仍待探索 不过据记者了解,因年初以来国家层面多次释放信号要积极推动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和机制建设,有关部门近期也在频繁组织会议,要求天然气上下游企业对接年度气量。因此,不少市场人士对于此次预售专场交易还持观望态度。“主要看价格。”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现货预售给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备货方式,对下游用户来说,也要有对其自身需求和未来市场有更加清晰和理性的判断,但仍不能忽视储气能力不足以及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对保供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所以,这次先是尝试,我们会根据华东试点情况,对未来几个月的船货预售再做安排。”魏琳说。 此外,在刘毅军看来,保供预售也是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公平开放的前期探索。“为顺利推进,应探索把这些船货的窗口期对外提供,由第三方利用接收站来进口LNG。同时希望尽快探索夏季淡季的市场化机制,并推动多头供应商在同一市场的竞争机制下,以挖掘产业链结构改革的新思路、新突破点。”他说。 对此,付少华回应说:“当初我们就是想推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开放,但实际调研了很久,发现初期很难操作。如果让第三方拿到窗口期再进口,进口询价会比较被动,海关、航运、环保、安监等很多手续办起来也耗时比较长。所以初期还是由中海油直接代进口。等时机成熟,就可以由第三方操作进口端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