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剑拨弩张的状态。对于商品生产的全球竞争来说,主要看其中的品质和成本。目前从品质(包括技术含量)来说中美差距在很多高速发展的领域快速缩小,比如手机、通讯、电器等方面。平均人力成本还是中国远低于美国,但是中国的人力成本正在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化社会的逼近每年都在提高。能源成本上,毋庸置疑美国还是远胜中国。 到美国开厂的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先生表示:“在美国做工厂利润要比中国高,美国的综合税务比中国要低35%。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方面也比中国便宜不少,电价是中国一半,而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总的来说,在美国会多赚百分之十几。”当时,多家媒体称“曹旺德跑路了”,该事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税费问题之前有政府官员出来澄清,实际税务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电价、天然气价的差异应该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本文就通过卫星遥感来感受一下美国的油气田的工业活力,知己知彼才能在贸易战中占据有利态势。 下图是美国以储量计前100大油田的位置(2013年) 这里可以看出最大的几个油田:墨西哥湾油田,德州南部油田,德州西部油田,北达科他州油田,科罗拉多州油田,加州油田,阿拉斯加油田。 普通光学卫星可以看到地面上是否有油井装置,但是不一定能确定其是否在生产,但是夜光数据可以提供很重要的辅助证据,通常在夜间提供强光照明的是正在生产的油井。 最具有“景观”特色的是这几个油田,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要小心! 以下几个区域大致都在400×400公里范围内,绘制了2012~2017的地表夜光变化图。 德州南部油田,像一只犀角。这里橙色的是灯光增强的区域(新增油井),蓝色是灯光减弱的区域(废弃油井)。可见这里新增和废弃油井数量相当。 德州西部油田,像打开的扇贝。这里基本上是橙色的海洋,表明这里油井暴增。 极其规整的北达科他州油田,这位置安排得像是电路板上的焊点,目视来看也是橙蓝数量相当。 从卫星图像上看,近年美国的油气田生产非常活跃,部分油田油井数目保持平衡,而个别大型油田有大量新油井投入生产。 未来国际油气价格还是要由供求两方面来决定。 从需求侧来看,全球经济的良好表现将促使石油需求强势增长。今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提高至3.9%。值得注意的是,IMF将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上调至2.3%和2.2%,欧元区经济增长表现亮眼。2017年,欧元区GDP增速为2.5%,是10年来最高增速。 美国方面,尽管美联储称将保持渐进式加息,但特朗普政府的减税、基建等措施将大幅提高美国经济增长率。白宫称,如获完全执行,特朗普总统的经济计划将实现未来10年年均3%的经济增速。当然,新兴市场还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为6.6%,印度将达7.4%。 在此背景下,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上升140万桶/日至9920万桶/日。其中,中国对石油需求继续增长的贡献最大,1月中国进口原油957万桶/日,较上年同期增长20%,创新纪录。 再看供给侧,欧佩克减产仍对全球原油供应影响巨大。去年年底,欧佩克召开部长级会议,决定将联合减产协议延至2018年年底。2017年,欧佩克平均减产执行率达100.6%,减产118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超额减产20%,减产幅度达59万桶/日,占欧佩克减产总量的49%。欧佩克1月月报显示,整体减产率已达130%。 由于沙特希望推动沙特阿美顺利完成IPO、如期达到2万亿美元的市值,且沙特“2030愿景”以及其他涉及私有化、发行债券、经济转型、反腐等方面的改革,都需要以石油收入为支持的大量资金,因此沙特提振油价的决心未变。预计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2018年将继续较好地执行限产保价政策,将石油产量控制在3250万桶/日的水平。 欧佩克减产和美国增产之间的博弈,将决定2018年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美国原油增产及出口潜力与日俱增,令市场承压。 从资源量来看,咨询机构PIRA预测,美国页岩油可采资源量高达1600亿桶,可开采45年左右;尽管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大规模开采,但其资源开采率仅为10%至15%,中长期仍具备较大的增产潜力。 从开采成本来看,由于低油价的影响,2015年至2016年,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还在生存线上挣扎,但随后生产商采取提升压裂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已将页岩油的平均盈亏平衡点从过去的70美元/桶左右降至40美元/桶至45美元/桶。 从产量来看,美国石油出口禁令解除后,页岩油产量的持续增加不断超出此前最乐观的预期。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石油产量迅速增长。EIA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已超过并保持在1000万桶/日的水平,月出口量已达200万桶/日。 2001年至2016年美国原油产量 美国不同区块页岩油开采成本变化图(数据来源:Rystard Energy) 在川普总统大力启动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政策下,美国的能源成本将继续保持很低的水平,而中国则需要在环保的需求下限制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因此在能源成本上是很难与之竞争的。未来在科技上的PK是中国是否能够胜出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