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外媒呼唤“石油人民币”?中国可以抓住这些机遇

  石油美元”一词源于阿拉伯裔美国经济学家、曾担任美国总统卡特顾问的乔治城大学教授易卜拉欣·欧维斯,意指“石油换美元,美元换石油”的能源——金融循环流通体系。“石油美元”是美国政治霸权和金融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这一情况或许将发生变化。     “‘石油美元’主宰全球能源市场已经40多年。但现在,中国正寻求改变这种状况,用‘石油人民币’取代‘石油美元’。”近日,一家境外媒体如是说。根据这家媒体的报道,中国正在采取行动打破美国“石油美元”的束缚。它的计划是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而且该合约将可以在上海和香港的外汇市场完全兑换成黄金。     或许,世界石油结算体系多元化正渐行渐近,那么,“中国元素”究竟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     “石油美元”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词汇,还包含了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内涵。“石油美元”是一个循环体系,具有两层含义:     其一,石油的购买,只能以美元来结算。石油消费国需要大量的美元来购买石油,石油生产国的售油收入以美元为主。双方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美元成为了必需品。而美元的涨跌,也决定这些国家的财富和财政情况。     其二,结余的美元和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或存入美国银行。因为通常产油国所获得的巨额的美元和财政收入,要远超过本国经济生产所需的有效投资。因此大量的美元盈余,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投资。     “石油美元”的核心在于,“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这样一个封闭的、可持续的能源金融体系,对美国的好处显而易见。     “石油美元”体系不仅仅是能源与货币挂钩。石油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美元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货币,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综合体系,逐步演变成涉及能源、金融、国家安全和全球霸权的庞大体系。     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不过,尽管“石油美元”长期“一家独大”,但石油结算体系多元化的趋势难以阻挡。石油结算体系的多元化有利于为不同国家提供更多选择,最近几年,已有一些国家开始尝试丰富全球石油结算体系。     举例来说,日本、韩国等国,对石油需求巨大,并在中东经营多年。尽管尚未构筑直接的货币能源交易管道,但基于日元良好的国际化程度,日本一直在石油结算体系多元化的道路上努力尝试。     中国可做出更多贡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美国能源自给率的提高,中国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而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的世界第三大原油生产国,对原油进口的依存度逐步下降。美国国内页岩气技术的发展和能源开采限制的解除,很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美国由能源进口国向主要的能源出口国转变。这对于各主要产油国和世界能源供需体系都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和挑战。     与此同时,受到美国制裁或与美国关系紧张的重要产油国,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纷纷施行或尝试以人民币结算的能源贸易。鉴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外媒开始猜测“石油人民币”体系形成的可能性。     “石油人民币”结算体系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的能源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在短期内,世界石油结算体系还难以因“中国元素”而更为多元化。第一,主要产油国不仅将石油与美元绑定,这些国家货币还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且在军事、安全等领域深刻依赖美国。第二,“石油美元”体系关系美国和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不会轻易认同这一体系走向多元。第三,“石油美元”体系运行至今,已形成巨大的利益团体。     但尽管如此,鉴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是石油出口国争夺的市场,拥有买方优势和一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币逐步推行国际化。对中国而言,依然可以在推动世界石油结算体系多元化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可以通过综合推进的方式,全面增强与产油国的政治互信、安全关切和经济联系,同时加强国内金融风险管控、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多种措施并举。其次,通过部分先行,与一些条件较成熟的国家先行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并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整,进行改善;也可与一些国家实行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石油/天然气结算,进行经验探索。再者,利用机遇,充分利用美国页岩气增产、油气出口对于能源体系和地缘政治的冲击,积极拓宽、深化中国与主要产油国的能源经贸合作、政治互信和安全依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