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陕西物价主管部门公布对陕西榆林市LNG企业展开调研的结果。此次调研对辖区内8家LNG生产企业、15家LNG加气站开展深入巡查,全面掌握了企业原料气进货价格、库存周期、库存数量,以及自2017年9月以来的调价次数、涨价幅度、销售方式、销售对象、加价幅度等基础数据,摸清了基本情况,并制定了相应预案。 天然气价格“过山车”的行情堪称这个冬天的“现象级”事件。LNG(液化天然气)价格从2017年9月底连涨三个月,12月22日陕西、内蒙古、山东、江苏多地出厂价飙至1万元/吨以上,涨幅超过100%。然而仅仅过了一周,2018年1月4日市场报价回落至5500元/吨,跌幅超过33%。 急涨急跌的背后,是中石化等供应企业联手保供、南气北运的保障措施生效,目前部分哄抬价格,借机囤积居奇的投资客开始离场。 “LNG价格上涨背后,也暴露出天然气行业体制的多个弊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董秀成表示。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改革,也表明2018年以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还将继续推进,其中“关注中间、放开两头”将是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家发改委自2013年7月10日起放开了LNG气源价格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此后LNG销售价格也逐渐走向市场化。但不能忽略的是,价格市场化的前提是实现上游资源的多元化供应,但现在天然气市场还远达不到。 近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在一次会议上表示,LNG价格暴涨表面上是价格问题,实际上是体制问题。由于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很多改革成本由下游企业承担,企业包袱越来越重,长此以往不可持续。 “这次LNG价格暴涨和供应紧张,是可以及早应对的。”长期关注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永昌告诉记者,由于经济回升、冬季供暖因素,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供给出现失衡。但是能源监管层应提前注意到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做好能源预测并及时向外界披露,让企业做好迎冬度峰准备。这个冬天LNG价格疯长和“气荒”,应该反思的地方。 2018行业继续深化改革 2017年5月,酝酿多年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公布,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在多位能源从业者看来,随着油气改革总方案的公布,2017年天然气改革力度不小,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对天然气输送、配气业务的监管。 6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将城市燃气企业的配气环节准许收益率上限锁定在7%。这项文件和2016年公布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共同构建起了天然气行业的输配价格监管体系。 8月底,国家发改委对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等13家跨省管道运输企业进行了定价成本监审,剔除13家企业无效资产185亿元,核减比例7%;核减不应计入定价成本总额46亿元,核减比例16%,核定准许成本242亿元。同时,还核定了相关管道运输价格,自2017年9月1日起执行。 紧接着,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相继公布了旗下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输距离及运输价格,为管网资源向第三方公平开放提供了条件。 随着2017年冬季出现史无前例的LNG价格暴涨以及天然气供应短缺,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有通过深化价格改革、扩大上游资源勘探和进口、加快储气设施建设这些体制改革,才能解决天然气市场的矛盾。 对于天然气这一天然垄断行业,此前国家已经明确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 2017年12月22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何立峰公开表示,2018年要制定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除了天然气“管住中间”之外,上下游的改革也在继续。 2017年12月6日,新疆首次将5个石油天然气勘察区块探矿权面向全国挂牌出让,民营资本进入上游油气资源继续放开口子。 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白俊看来,总体上中国的油气上游资源开放还是进展较慢。除了勘察开采过程长因素外,也和开放区块的资源禀赋条件较差有关。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落实好区块退出机制,把更多潜在资源向全社会竞争性公开出让,吸引更多投资者,支持探索更多新技术,加快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上游市场勘查开采局面。 “预计2018年会出台针对储气设施发展的相关细则文件。”李永昌表示,此次“气荒”也暴露出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短板。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建成地下储气库18座,有效工作气量为64亿立方米/年,约占全年消费量的3%。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储气能力占消费量的15%左右。中国储气设施发展空间巨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