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步入第四季度用气高峰时,人们都会格外关注“气荒”是否会到来。与往年天然气供应紧张从11月开始相比,今年的情况有些异常。刚进入初秋的9月,多地LNG价格就开始暴涨;在十月中上旬价格出现短暂回落后,近日的LNG价格再度大涨,甚至有地方了出现了四天大涨17%的情况。 LNG价格过山车般波动的背后,有需求的变化,也有供应的变化,更多的因素则可能是累积的多重问题的叠加。 从今年的进口天然气数量上来看,LNG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似乎已经走出了前两年天然气需求疲软、增长乏力的状态。有哪些因素促使了LNG需求的剧增?这一波需求大增的行情能持续多久?更直接的问题是——今年我国还会大面积出现“气荒”吗? 今冬气荒将至? 10月前后暴涨暴跌的LNG价格,或许是冬季供需大战前的演习,或许也预示了今冬气荒来袭的较大可能性。 从8月底9月初开始,个别地区的LNG供应出现了不寻常的紧张。9月中下旬,华北、华中、华东各地的多家LNG工厂相继提高出厂价;其缘由包括上游生产企业减少供应等,例如中石油对河南省用气量减少300万立方米。 9月的最后一周,国内LNG以日均150元-300元/吨的增幅持续升高。同月,中石油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参与天然气气量竞拍,气量紧张地区更是以上浮20%的最高价格成交。不少业内人士惊呼:“今年的气荒难道真的提前两个多月就来了吗?” 不过,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十一长假刚过,各地LNG工厂又开始下调价格,LNG供应表面上又恢复到平稳状态。LNG价格暴涨暴跌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 过山车般的价格行情 ◁ 九月,中石油因储气库进气等原因,对管道气实施线上竞拍的方式,LNG接收站对外销售亦有限量,市场可谓一液难求,价格飙升。 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LNG需求比较旺盛的山东地区,其市场价格在国庆前后出现了剧烈波动:9月27日-10月1日累计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100元/吨,涨幅超过20%。但国庆假期末期价格又出现明显下滑,10月7日-10月11日累计下跌625元/吨,跌幅超过10%。 另据中宇资讯数据显示,9月25日至9月30日,内蒙地区主流拉涨750-810元/吨上下;山西地区主流拉涨750-900元/吨上下;山西地区主流拉涨800元/吨上下;华中地区主流拉涨800-1000元/吨上下;华东地区主流拉涨650-1000元/吨上下。上游供应的缩减,直接催生了9月底非常规的市场涨价。 不过,从管道气价格来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较高的竞拍价格经过层层消化,基本没有影响到下游终端用户,目前各地区的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仍在根据9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调0.01元的通知进行执行。 十一过后,西北地区LNG价格回落190-240元/吨上下,华东地区回落1000元/吨上下,以求出货降低库存。 中宇资讯天然气行业分析师孙阳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说,由于下游天然气用户的增加,加之多地已经采用燃气供暖,控制煤炭供暖,天然气需求较大,目前供应仍是十分紧俏。而10月份中石油的气量已经拍完,国庆节过后部分工厂表示并未限气,气量紧张的情况或再次在10月中下旬出现,届时天然气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顶价销售。 在国内行情走高的同时,亚洲的整体天然气行情也在走高。据WENews网站10月9日报道,由于市场紧缩,亚洲现货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上周达到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mmBtu)8.5美元。由于市场在需求旺盛的冬季供暖季节到来之前逐步收紧,以及中国庞大的气化项目正在使LNG消费出现飙升,亚洲现货LNG价格在10月6日结束的那周达到了今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机构分析师认为,中国庞大的煤改气计划以及将LNG用于运输的需求,使LNG价格从年初的低点推高了55%。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1-8月,国内天然气产量9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天然气进口量570亿立方米,增长24.8%;天然气消费量1504亿立方米,增长17.8%。 因此,尽管国庆节后LNG价格下跌并趋稳,但供不应求的形势仍在短期内存在,LNG这一波价格的过山车或许就是冬季涨价前的演习。 ▷ 需求拉动还是偶然因素 ◁ LNG价格的跌宕,只是冬季供需情势的剪影。那么导致这一波行情的主要因素到底有哪些,是否会对行情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广彬认为,需求侧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回升是导致今年LNG市场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一些额外因素的影响也促成了本轮价格的暴涨:比如,9月份管道天然气的限气,以及国内LNG运输车辆聚集在华北华东地区,短时间内难以进行长距离周转等因素。然而,“市场价格的过度上涨消耗了下游用户的采购热情,加之国庆期间下游工业用户放假停工,所以市场价格就随之走跌。”他说。 如今,业内人士对天然气供需趋紧的状况已经毫不怀疑。“国内整体天然气使用量增幅较大,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大环境。”江苏苏港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对《能源》杂志记者说,9月份LNG暴涨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包括上游气田和管道集中检修造成了管道气限量,由此影响到了下游省份城市的城镇燃气的供应量,而且还掺杂了LNG海船比较集中的到岸少等因素。同时,由于接近国庆长假,各地限行,下游彼此提前预定计划,水涨船高地推动了成交价。 当然,偶然因素也在其中影响着价格波动幅度的大小。十一假期期间,危化品车辆高速限行,导致部分地区出货不畅。目前主要城市天然气管道铺设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对于部分偏远地区、以及工商企业相对分散地区,考虑到管道铺设成本和未来经济效益等因素,覆盖率并不乐观。在此期间,车载LNG受到一定限制,出货困难,便导致了部分地区供应紧缺的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态势的日益高压以及煤改气市场的快速发展,整体天然气市场需求出现了明显提升,同时也带动了LNG市场在工业燃料领域的拓展。这或许是LNG未来需求看涨的更坚定的支撑因素。 2017年4月,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累计生产各类车型7042辆,同比暴增666%。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的天然气重卡销量为5200辆,同比增长650%。这些数据显示了LNG在交通用气领域的需求步入了上行通道。 在此情况下,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中国天然气重卡的销量会创纪录。去年,中国全年货运总量约为430亿吨,公路货运量占主要部分。目前,中国处于运营状态的重型卡车超过600万辆,其中天然气重卡约占4%。政府的环保措施令运输公司和汽车制造商转向天然气卡车,这类卡车的需求量将继续出现飙升。 从我国天然气的消费结构来看,工业燃料需求占比29%,燃气发电需求占比17%,天然气化工需求占比13%,城市燃气需求占比41%(包含交通用气)。考虑到天然气化工截止目前在国内仍属于受限发展的状态,其消费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燃气发电虽然是未来天然气应用的主要方向,但由于价格体系尚未理顺,预计这部分需求更多将在“十三五”以后体现。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或者说相对于传统能源的高端能源,消费增长幅度一般较经济增长大致高2到3个百分点是正常的。今年由于过去积累的反弹导致远高于这一幅度甚至部分地区增长率在20%以上。以GDP增长率稳定在7%左右来看,长远看来,天然气将会在10%上下浮动,这也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数值。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未来10年内天然气都会保持较快上升趋势是没有争议的。尽管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对天然气构成了一定的压力,然而由于其稳定性决定了其在能源比例中不断提高的趋势。 ▷ 气荒是否即将来临 ◁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冬明春国内的天然气销量或再创新高,供暖期天然气供需形势较为严峻。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称,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天然气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工业、发电等用气需求显著回升。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煤改气”新增需求集中释放,部分地区峰谷差将进一步拉大,但天然气供应面临储气调峰设施不足、管网互联互通不足等制约,天然气供需形势较为严峻。如遇持续低温天气,矛盾将更为突出。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广彬分析说,从1-8月份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上游供应商早早开展的限气储气方案可以预见,今冬天然气市场会存在比较大的供应缺口,很有可能再次出现气荒的现象。但多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荒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应该不大。 刘毅军则表示,现在市场火爆的“煤改气”情况究竟如何需要冬季实际使用后来考量,在此之前为了防范冬季用气紧张的风险,需求侧存在过度采购的现象,所以催升了价格。而目前来看,国内天然气总体供应较为紧张,已经有限气等行为出现,从这一角度来讲,已经具备了“气荒”的特征。今年煤改气以后,调峰需求比较大,气库注气较晚,“气荒”可能存在着较大的概率,特别是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 面对可能到来的气荒,国家发改委在上述通知中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要优化开采方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放压增产,力争迎峰度冬期间国内天然气产量比去年同期只增不减。加快安岳气田、青海东坪气田和塔里木克深气田等重点气田建设,保障新建产能及时投产,努力增加新的资源供应。尽可能增加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等非常规资源的生产供应。 尽管气荒曾经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是我国每年冬天的必演戏码,但过去两三年天然气供需平衡的状态让气荒一度跳出了历史舞台。今年可能再度杀回来的“气荒”是否又将成为未来几年冬天的常客呢? 根据我国天然气十三五期间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要达到10%,消费量约3500亿立方米,为了保证这个增速,未来三年消费增速不能低于15%。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三年的天然气消费增速将快于过去几年。 不过,政府监管部门也在积极鼓励天然气相关投资的增长,以此消减未来大规模上演气荒的风险。根据国务院在2015年公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也就意味着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需要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预见在上游勘探开发板块和中游管道运输板块均会进一步向第三方开放,引入更多的投资者。 刘广彬认为,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存在的较大的季节及日常调峰需求,都会进一步要求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也会给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产业提供市场空间。在下游应用领域,交通用气环节的工作重心会衍生至船用板块;工业燃料煤改气的需求也有望持续;大型燃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已经逐渐成为近期的投资热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