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河南焦作的温县高远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对下游用户发出限气通知,其中提到“根据中石油及上游公司的通知,中石油对河南省用气量减少400万方”,在遵循“保民限工”的基本原则上,为应对气量短缺,公司将采取单双号分片区的形式供气。 有关媒体另外拿到一份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下称“奥德燃气”)下发的《限气停气通知》,其中也显示,因国内天然气供应情况变化较大,上游气源供应紧张,定于2017年9月27日关闭阀门,请各企业做好停气准备。 据介绍,当前奥德燃气对用气大户仍正常供应,仅个别用量较小的用户供气受限。造成此次供应异常的主因是该公司上游供气单位——中原输油气分公司管道检修。后者主要负责山东地区的管输业务,分布在山东境内的作业管道为中石油的冀宁线。 某专业人士表示,尽管目前公开出来的只有上述两家,但在国内尤其华北应该还有更多地方都存在限气问题。中石油对城市燃气公司的限气从9月初就已陆续展开,最高限气幅度甚至可达日供应量的20%。 也有专家认为,河南地区此次限气或与中石油管道气竞拍相关。总体来看,虽然近期有个别燃气公司对下游限量供气,但限气量及影响范围均较小。 不过,在前者看来,由于今年环保整体保持高压态势,煤改气也在快速推广,从前几个月发改委公布的运行数据看,天然气消费端增速非常快。在国内产量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大幅增加进口情况已经出现。 LNG价格乘机涨价 9月中旬以来,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成为当前煤改气大潮下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LNG疯狂涨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据行业数据显示,亚洲现货LNG价格上周达到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8.5美元,为今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供应在需求旺盛的冬季供暖季节到来前逐步吃紧,同时,中国庞大的气化项目正在使LNG消费出现飙升。 有机构分析师认为,中国庞大的煤改气计划以及将LNG用于运输的需求,将LNG价格从年初低点推高了55%。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的LNG平均月进口量为28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90万吨以及2015年的160万吨。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院长李相方表示,中国已把减轻雾霾列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洁净能源的天然气肯定会扩大应用。但气和油还不太一样,后者很好储存,前者不好储存,必须有了下游市场才能推动上游建设。之前奥德燃气的通知也提到,限气的原因之一是当地没有储气设施。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气源、增加供应就成为天然气保供的主要途径。 中石化昨天提供的一篇新闻稿中就提到,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温州、江苏的LNG项目的筹建,更大规模地引进LNG,为保障国内能源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作贡献。 中石油有关人士则透露,该公司一直在扩大天然气供应,并持续开拓客户市场。以大连LNG接收站为例,到10月8日为止,该站已接卸LNG船舶100艘,共计885万吨,可气化125亿立方米。 发改委要求提高应急能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消除重点地区管输瓶颈,中石油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的沟通衔接,确保在10月底前建成并投用陕京四线和中卫-靖边联络线。重点地区要进一步完善输配气管网,提高城市燃气应急供应能力。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天然气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工业、发电等用气需求显著回升。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煤改气”新增需求集中释放,部分地区峰谷差将进一步拉大,但天然气供应面临储气调峰设施不足、管网互联互通不足等制约,天然气供需形势较为严峻。如遇持续低温天气,矛盾将更为突出。 通知强调,要打通管网联通“最后一公里”,各有关地区和企业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重点输气管网联通工程。尽早实现广东省管网反输西气东输二线联通。加快办理连接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临港分输站和中石油天津大港门站的滨达燃气管线投用手续,力争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发挥作用。加快推进中缅管道与广西LNG接收站外输管道、川气东送管道与西气东输一线、大鹏LNG外输管道与中海油广东管道、深圳LNG与大鹏LNG外输管道等互联互通。 通知明确,要加快重点管网建设,中石油要加快推进中俄东线北段(黑河-长岭)等工程建设。中石化要加快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潜江-韶关段)、青岛-南京输气管道、天津武清-北京通州输气管道等项目建设。中海油要尽快启动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线、福建漳州LNG接收站和江苏滨海LNG接收站等建设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