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8时,随着最后一个电力生产调度指令完成,作为电讯管理单位的江苏油田水电讯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这一刻开始,原属电力运行与管理业务正式移交出去,单位也更名为江苏油田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职能由原来的电讯管理与运营向生产信息化建设与维护服务等方面转型,在服务好油田内部市场的同时,开拓外部市场,实现转型发展。 江苏油田水电讯处是油田会战初期成立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供水供电以及通讯的运营与管理,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要求,这三项业务都在分离移交之列,其中,通讯业务已经移交给社会,电力业务也将于今年底分离移交。水电讯处原有主要职能将全部散失,企业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 面前新形势,该油田统筹全局电力业务,既立足于提高电力系统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又要通过优化调整,推动原水电讯处转型发展,推进创新创效。于是,他们对全油田电力业务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原来由勘探局负责的电力业务的运营与管理调整至油田分公司,由分公司购电管电,并建设电力专业化队伍。 按照《江苏油田电力专业化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设置电力管理科,主要负责油田电力管理、运行协调、电力调度工作,落实总部和油田电力管理业务要求,组织购电价格谈判,控制油田电费等。油气生产服务中心负责采油厂油区以及邵伯、扬州地区电力运行及用电服务管理。 将分公司采油一厂、采油二厂等单位账面的6kV及以上等级高压线路、35kV及以上等级变电所、自发电设备等电力资产划归油服中心集中管理。油田新建、改造的10 (6)kV以上高压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也由油服中心负责建设与管理。 这种调整,不是简单的职能划拨,它改变了以前由勘探局购电再卖给采油厂的运营模式。重组后,电力采购由生产运行管理部组织,外购电价执行低于当地电网目录价格,油服中心按照价低质优的原则,负责采购。 供电单位与用电单位之间按照内部市场化机制运作,对采油厂等油田内部用电单位的供电价格执行外购电价,按用电量及服务工作量收取电费及供电服务费。 “以前的电管单位像个批发商,把电力以批发价买回来,再分别加价卖出去,而现在运营模式是不再加价卖出,通过服务按定额收取适当的费用。”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主任鲁西杰说。 与此同时,油田水电讯处更名为江苏油田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整体实现业务转型,不再负责油田电力运行管理,主要从事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与维护服务,机电、电子与智能化、输变电等工程施工,变电所运行及检维修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利用现有专业队伍及技术力量,在服务好油田内部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逐步实现转型发展。 随着油公司信息建设的发展,信息建设与维护市场商机就在眼前,2017年,江苏油田信息化建设工作量在1亿元左右。新成立的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抓住机遇,培养队伍,申领资质,确保自己的市场自己占,自己的活自己干。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取得国家住建部颁发的施工劳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等4项资质,通过了建筑业QES体系认证,拿到了参与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开拓外部市场的“通行证”。 “以生产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网络信息化服务业务,推动传统电讯服务向电讯技术服务等方面转型,通过转型发展,企业实现盈利是有把握的。”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蒋学军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