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俄罗斯管道油气与美国LNG在欧洲能源大战一触即发

    据高盛估计,LNG(液化天然气)将于2017年开始供给过剩,鉴于亚洲及南美天然气进口皆以LNG形式为主,而欧洲则仍主要以管道油气为多,因此过剩的LNG很有可能涌向欧洲。管道油气与LNG在欧罗巴大地上的能源大战一触即发。      作为欧洲管道油气的主要供应者,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技术成熟,出口成本非常低,优于来自北美及澳洲的LNG;但在定价机制上,俄罗斯采用的与油价联动之定价机制在实际交易中多采用期货交易(LNG则多为现货交易),因此实际交易价格高于净价,且存在一定期限风险。      地缘政治与文化心理上,以英法德等国代表的西欧(甚至包括部分东欧国家)长久在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乃至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利益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冲突,这使前者常存对俄国的警惕之心,因此在能源方面也一直试图多样化能源进口渠道以保障能源安全(即使这在经济逻辑上是不理性的)。      欧洲天然气市场LNG与管道油气之争,将在总体上压低天然气价格(至4-4.5美元/mcf)。不同产地间天然气价差之缩减,将促使各天然气消费国之天然气进口来源更加多样化。      前言      随着FSRU(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使天然气可以无须完整配套设施实现离岸再汽化,便于运输及使用)技术不断发展,LNG交易量在过去10年内翻了一番,天然气市场原本因运输不便造成的的区域隔绝被逐渐打破,美国、澳大利亚等天然气过剩国可更方便地对外出口液化天然气,全球天然气供给增加,高盛预计,到2017年,全球LNG供给将超过其需求,参见下图:      过剩的LNG供给将向何处去呢?      目前,亚洲及拉美的天然气进口基本都是以LNG形式,2015年底,两者LNG进口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过剩LNG已无插缝空间。然而放眼欧罗巴,我们却有三点发现:      第一, 欧洲天然气进口却仍然采用管道油气形式,LNG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二, 欧洲有足够的FSRU基础使用LNG(目前欧洲既有FSRU使用率仅为25%);      第三, 欧洲天然气需求日益增长。较之北美,欧洲传统上(尤其欧陆)具有更强左翼色彩,因此其往往更加关注对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C2G,coal to gas之能源转型),这也为欧洲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见下图:      虽说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LNG要成功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则必须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管道油气。而管道油气背后站着的可是欧洲传统的能源供应国——俄罗斯。      一场能源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LNG VS 管道油气:对比分析      要预测战局,首先须对双方实力进行评估,该部分拟从三点对此进行说明:价格、定价机制、地缘政治及文化心理。      价格      虽然管道油气前期投资巨大,但其运行成本则远小于LNG运输。俄罗斯作为成熟的天然气出口国亦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其天然气运作成本更是全球最低者之一。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开采企业,地位举足轻重)为例,在65卢布/美元的汇率下,他的开采成本仅为0.15美元/mcf,几为全球最低;维护成本为0.35美元/mcf,欧洲市场最低;税收方面,其缴纳0.5美元/mcf的MET以及相当于出口价30%的关税;运输成本上,从西西伯利亚到欧洲的航运成本仅为1.5美元/mcf.下图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天然气出口国愿意进行天然气出口的最低价格,俄罗斯之价格优势一目了然:      因此,在价格方面,俄罗斯及其管道油气先胜一局。      定价机制      不过,上述成本及价格分析有一个前提条件——现货交易。然而,为支撑天然气价格,俄罗斯不仅压制国内天然气供给,在定价机制上也采取的是以油价联动(oil-indexed prices)的定价方式,即将天然气价格与反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燃油或者原油价格挂钩,使得天然气价格可以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对应调整,在实际交易过程中,通过长期合同进行交易。一方面,这增加了因油价变动等原因造成的期限风险,另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天然气的实际交易价格,见下图:      而与之相反,北美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主要采取气对气竞争的定价模式,即通过实行管道第三方准入,建立天然气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构建完全开放的市场。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主要通过短期合同进行现货交易,交易价格通过交易中心众多买卖双方的竞争确定。这种定价机制因期限风险较小,亦具有较强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看,欧洲市场LNG与管道油气之争,既是价格之争,也是定价机制之争。      在定价机制上,LNG暂胜一筹,但只要俄罗斯放弃与油价联动的定价机制,其原本具有的价格优势便可迅速为其搬回一分。因此,本轮胜负未定,有待观察。      地缘政治与文化心理      虽然在刻板印象中,英法德俄等国似乎同属“欧洲”,但实际上欧洲文明绝非铁板一块。从历史轨迹看,在一定意义上,欧洲文明大体可分为三种法统:英伦三岛、欧陆(以法德为代表)及斯拉夫(易北河以东)。无论是政制还是宗教抑或历史文化心理,西欧(英伦+欧陆)与东欧(以俄国为彰)都有相当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冷战记忆后,双方无论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地缘政治利益上都残有显著的分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欧(甚至很大一部分东欧地区)始终对俄国保持一定警惕,尤其是在近年克里米亚事件、叙利亚战争等问题上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为追求能源安全,这些国家也往往寻求从俄罗斯之外的渠道进口能源(即使价格更贵),比如,波兰就曾努力投资FSRC建设并于2015投入使用,以此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所以,在地缘政治及文化心理上,LNG似乎略胜一筹(出口国主要为澳美等)。      综上可见,欧洲天然气市场LNG与管道油气的竞争中,净价方面,管道油气优势明显;定价机制上,目前LNG暂时领先;而在地缘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管道油气则似要败下阵来。      两虎相争的可能影响      面对LNG的强势威胁,以管道油气为主要出口方式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必须面临一个选择:保持与油价联动的定价机制(撑住气价)而牺牲市场占有率?或者改变定价机制并放开天然气供给以保住市场占有率(牺牲气价)?      高盛认为,大概率事件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会选择后者。      第一, 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及Statoil(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欧洲管道油气的主要供应者迫于压力必须降价,其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以Gazprom为例,气价降低,利润减少,或使其杠杆率提高,股市估值亦受冲击;而Origin Energy、Chenirere等主要经营LNG业务的公司也会因LNG价格下跌受到一定损失。      第二, 相反,作为欧洲天然气最大消费者,Yara(雅苒)则可能因气价下跌收益。      第三, 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总体将下跌,预计将跌至4-4.5美元/mcf以下。不同产地间天然气价差之缩减,将促进天然气消费国之进口源日益多样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