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微地震技术被应用到石油工业中,主要用于油藏驱动监测和储层压裂监测。21世纪以来,微地震监测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页岩油气开发中。页岩油气资源开发时多采用水平井及大型压裂技术,压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开发效果。因此,对页岩油气水平井的压裂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为下一步水平井压裂方案的制定和压裂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监测压裂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实时监测裂缝的展布方向、波及长度和地层破裂能量,并且可以通过分析压裂参数与微地震监测参数对人工裂缝延伸方向和长度进行追踪定位,客观评价压裂效果,有助于井网优化、“井工厂”布局、井眼轨道设计、压裂方案设计和调整,从而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实现页岩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因此,在威202井区5个平台“井工厂”压裂过程中,利用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对压裂效果进行了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后续压裂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从而提高了页岩气井压裂改造效果。

1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

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采集压裂引发的微地震信号形成图像,显示压裂裂缝的延伸方向、高度、长度和对称性等,有助于帮助油气藏开发人员监测压裂施工效果,优化压裂设计及开发方案。目前,微地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和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与干扰因素更多的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相比,威远地区和焦石坝南区3000.00m以深的页岩气储层压裂时,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获取的数据信噪比更高,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强,应用也更广泛。

1.1 基本原理

水力压裂时,当井筒压力迅速升高并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发生破裂或剪切滑动形成裂缝。裂缝延伸扩展时,产生一系列向四周传播的微震波。微震波可以用精密的Maxiwave井下三分量检波器在井周围接收到,根据各微震波的到达时差,结合地层模型和声波模型,形成一系列方程组,求解这一系列方程组,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有关震源的信息就可确定震源位置,进而确定出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及地应力方向等参数。

1.2 “井工厂”压裂的监测方法

“井工厂”压裂中的微地震事件是页岩气储层因水力压裂而引发的,由于其激发能量弱,通过地层传播后,地表检波器接收到的微地震波场能量已经很弱,导致微地震监测记录数据的信噪比低。利用单个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微地震波的方法通常称为矢端图技术,检波器和微震震源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直达纵波/横波初至的微小运动来确定。检波器到震源的距离可以通过直达纵波和横波初至的时间差以及这2种波的速度来确定。利用多个位置的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和有关勘查区域的微地震波的波速,就可以根据矢端图法准确确定震源位置。

在对井下微地震信息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对微地震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微地震事件识别和筛选有效信号,在建立地质模型和速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定位,最终获得裂缝解释成果。

1.2.1 背景噪音分析

在对页岩气井压裂进行实时监测以前,需要监测该井的背景噪音,并对背景噪音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滤波方案,提高信噪比。地震检波器非常灵敏,地面噪音有可能沿着井内液体传播到井下,对地层破裂信号造成干扰。为降低地面噪音的干扰,需将井内液面降至300.00m以深。在开始实时监测时,往往还需对获得的早期信号、微地震信号和背景噪音进行对比,以获得微地震信号和背景噪音之间的差别,帮助修正滤波参数。

1.2.2 破裂事件的监测

在压裂监测初期,要不断查看微地震信号的波形特征,分析微地震信号,筛选模块,修改压制噪音模块参数,使筛选出的模块既能基本满足实时监测到压裂破裂事件的要求,又不丢失能量较低的压裂破裂事件。

检查压裂初期获得的较清晰微地震事件的定位结果,微地震事件一般应位于压裂段射孔位置附近,必要时需检测每个事件纵波和横波初至时间的自动拾取结果的合理性,如果自动拾取结果不合理,需要调整纵波和横波初至自动拾取的参数,降低自动拾取时的误差,对自动拾取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确保定位结果满足要求。

2 现场应用

威远构造位于川中隆起区的川西南低陡褶带,储层埋深2700.00~3200.00m。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威202井区A、B、C等5个平台页岩气水平井“井工厂”压裂中进行了应用。其中,威202井区A平台共有6口井,是威远地区第一个实现“井工厂”压裂的井组,上下半支各3口井,分两轮进行压裂,利用相对应的邻井进行井下微地震监测。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第一轮压裂监测采用12级Maxiwave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微地震波,级间电缆长10.00m,检波器位于202H2-2井的2670.00~2780.00m井段,与目的层的垂向距离约为250.00m(见图1)。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第二轮压裂监测采用12级Maxiwave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微地震波,级间电缆长20.00m,检波器位于202H2-6井的2650.00~2870.00m井段,与目的层的垂向距离约为69.00m(见图2)。

2.1 潜在天然裂缝的监测

威202井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断层及天然裂缝较为发育,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的延伸容易受到天然裂缝诱导作用的影响,造成储层改造程度不够,影响压裂效果。因此,在预测天然裂缝的基础上,利用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压裂过程中实时观测和分析天然裂缝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微地震监测过程中,根据微地震事件点的能量强弱、密度大小、事件点出现时机以及响应时间等参数,结合压裂参数和地震曲率属性预测裂缝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压裂过程中遇到的天然裂缝或断层。

202H2-6井压裂过程中有明显的天然裂缝或断层显示,距离断层越近停泵压力越低,且压裂过程中有压力突降的现象。从微地震事件点可以看出,在井筒下方有大量的微地震事件发生,压裂时采取了降排量、大段塞加砂、高黏胶液处理等技术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天然裂缝应以沟通为主,实现储层均匀改造的难度相对较大。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压裂过程中遇到天然裂缝,会使液体效率大大降低,容易出现加砂困难或发生砂堵事故,合理的液体组合和支撑剂配比是应对天然裂缝对压裂施工不利影响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蚂蚁体追踪预测天然裂缝,结合地震资料相似性的变化和曲率变化,预测潜在的天然裂缝或破碎带,再与压裂过程中发生的微地震事件相结合(见图3),就可以在压裂过程中指导液体黏度、支撑剂用量、砂比或砂浓度、段塞液量等参数的优化和调整。

2.2 暂堵转向体积压裂效果的监测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暂堵转向体积压裂技术是指在合适的时机,通过添加可溶性的、对储层损害极低的裂缝暂堵剂,控制压裂裂缝的延伸,实现储层均匀改造。威202井区B平台1井第17压裂井段水力裂缝主要在井筒西侧延伸(见图4,蓝色为暂堵前微地震事件点,紫色为暂堵转向后微地震事件点),在合适的时机加入了一定量的100/120目和60/80目可溶性裂缝暂堵剂(见图5)。微地震监测解释结果显示,暂堵转向作用明显,降低了天然裂缝的诱导作用,实现了储层的均匀改造。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2.3 射孔参数的优化

射孔位置的选择对于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威202井区某水平井龙马溪组页岩压裂时井下微地震监测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高伽马和高脆性指数地层微地震事件的密度较大,说明脆性相对好的地层可压性更高,岩石更容易发生剪切破坏,更有利于形成复杂网络裂缝。

射孔簇数和孔数的选择决定了相同排量下的储层压裂改造强度,簇数和孔数越少,单孔流速越大,缝内净压力和液体携砂效率越高,对于缝长和缝高的扩展越有利。威202井区C平台6井第13段射孔3簇,孔密16孔/m,射48孔,微地震监测水力裂缝缝高60m;第14段射孔2簇,孔密16孔/m,射32孔,微地震监测水力裂缝缝高85m。由此可知,减少射孔簇数和孔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压裂裂缝高度。

2.4 现场应用效果

受地层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威202井区A平台5井1-5压裂井段压裂后水力裂缝扩展不均。通过分析其井下微地震监测资料,在后续井段压裂时采取了优化射孔参数、调整压裂液和支撑剂组合、应用暂堵转向技术等技术措施,监测结果显示,微地震事件点增多,储层获得较理想的压裂缝网,微地震监测参数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1-5压裂井段的东西两翼裂缝长度差最大达到338.00m,而10-18压裂井段的东西两翼裂缝长度差最大105.00m;在加砂量相当的情况下,压裂液用量由1800~2200m3下降为1700~1900m3。由此可知,该井后续压裂井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基本实现了储层的均匀改造。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页岩气“井工厂”压裂中的应用

威202井区A平台6口井均获得较好的压裂效果,其中4井和5井采用9.0mm油嘴进行放喷返排测试,最高井口压力分别为36.74和43.96MPa,最高日产气量31.87×104和20.83×10m3,刷新了威远地区页岩气井产气量最高纪录,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1)利用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获得裂缝的长度、方向、产状等参数,能够为压裂施工参数的实时调整提供依据。
2)根据微地震监测资料的解释结果,优化射孔参数、实时调整压裂液和支撑剂组合、应用暂堵转向技术,可以提高页岩气水平井的压裂效果。
3)页岩气储层在平面和纵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天然裂缝预测的精准度,并根据微地震监测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页岩气水平井的压裂效果。

版权声明|来源:《石油钻探技术》;作者:刘旭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

白矾
石油圈认证作者
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硕士,长期聚焦国内外石油行业前沿技术装备信息,具有数十万字技术文献翻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