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低油价持续和能源结构日益优化,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形势趋于好转,但仍须推进供给侧改革,落实国家能源战略。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12日发布的《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随着2017年炼油能力过剩更趋严峻,我国大陆地区石油大进大出的局面将开始显现,成品油净出口量预计将超过4000万吨。
此外,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在2017年预计仍无法带来惊喜,要实现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10%的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成品油消费首现萎缩
2016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成品油消费首次出现萎缩,为消化过剩的油品供应,全年成品油净出口量猛增。随着国内原油产量的削减,201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达到64.4%。
报告预计,在供应侧改革效果显现、投资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以及高铁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因素作用下,2016年大陆地区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3.13亿吨,同比下滑1%。
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6330万吨,同比下降5.6%,首次出现负增长。汽油和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1899万吨和3058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3.1%和10.4%。
2016年,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继续加剧,全国成品油产量预计为3.45亿吨,同比增长2.4%。同时,全国汽油、柴油和煤油净出口量约为3255万吨,同比增幅高达52.4%。
在国内成品油消费萎缩的情况下,国有主营炼厂和地方炼油企业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在地方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放开的推进下,2016年地方炼厂的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达到23.6%。
在国内市场过剩和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主营和地方炼厂均将目光转向国外,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亚太成品油出口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而2013年,我国成品油出口尚不足1000万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预计,2017年我国炼油能力将净增3500万吨/年,达到7.9亿吨/年,成品油产量将增长4.3%,达到3.6亿吨,全年成品油出口将突破4000万吨,我国石油大进大出格局开始显现。到2020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预计将接近5000万吨。
而这是一些行业专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炼油行业“两头在外”不仅给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带来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把污染留在了国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