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又迎来了一项重磅政策。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今后我国的天然气储气服务价格、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将由市场自发形成,鼓励各方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本次政策出台后,储气服务价格及销售价格都将有所提升,社会资本对于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
国家发改委本次指出,储气设施天然气购进价格和对外销售价格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储气设施经营企业可统筹考虑天然气购进成本和储气服务成本,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对外销售价格。而储气服务价格则由储气设施经营企业根据储气服务成本、市场供求情况等与委托企业协商确定。
据了解,天然气储气设施包括地面储气罐和地下储气库等,这些储气设施既有国企承建的,也有民营企业兴办的,平日里从国外或国内气田内低价收购天然气进行储存,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天然气供应不足时,将储气以高价卖给天然气供应商,弥补上游的供应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我国储气设施经营企业购买和销售天然气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根据不同的项目来全权决定的,但由于政府定价一般较低,企业在扣除成本之后盈利很少,甚至有时会亏本。此外,且随着我国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购地成本又越来越高,就导致了社会资本更加不愿投建储气设施的局面。
而中国石油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此前撰文也指出,目前我国定价体系中没有单独体现储气成本的价格科目,储气库面临投资回报渠道不畅、市场交易机制缺失等问题,成本补偿、效益考核机制都十分不明晰,已经严重阻挡了储气库的商业化运营发展。
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成地下储气库25座,2014年调峰量为3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7%。但国际天然气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在运营的地下储气库约630座,工作气总容量为3588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0.3%。目前我国与国际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家发改委昨日也指出,我国储气设施已经出现了建设速度偏慢、调峰能力不足的情况,急需鼓励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林伯强介绍称,按照建立运营储气设施的数量来算,现在投资最多的是中海油,其次是中石油和中石化,有许多民营企业如新奥集团也紧随其后,在本次放开储气购销价格后,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时,企业可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时抬升售价,获得更多利润,一旦市场可以盈利,势必能够调动社会资本对于建设储气设施的积极性。
实际上,就在本月11日,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提出要将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准许收益率明确为8%。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开透明的收益率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当中,此外,我国在一个月内两次发布天然气领域相关文件,也标志着天然气价格改革已经驶进快车道。
林伯强表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是将气源和终端销售价格两头放开,即“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现在中间已经管住了,工作将聚焦在“放开两头”上面,而储气正是气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次放开储气售价,为今后全面放开天然气源头价格打开了道路,未来,天然气市场将更加公开透明,也将引来更多社会资本的投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