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蒙苏
10月21日,中国海油科技和人才大会在集团公司总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激发中国海油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动力,推动公司科技和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筑牢人才根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这是对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响应与落实。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今年,“三桶油”集团层面先后专门召开关于“人才强企”的工作会议,进行科技人才战略布局,下属企业全面开展人才大战,全球抢滩高科技人才。这股“人才热潮”,为“十四五”以及未来国家能源转型谋篇布局,也让2021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油行业“人才年”。
01. 中海油科技人才工作重点方向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指出,五年来,集团上下重视科技创新的意识明显增强,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突出。在“十四五”期间,要继续确保科研有效投入得到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科研成果价值贡献迈上新台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在牢牢把握科技和人才工作发展原则方面,汪东进要求突出“五个坚持”:
要坚持战略性布局。把公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放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全局中来考虑,聚焦公司油气增储上产、绿色低碳转型和产品提质升级,努力发挥央企科技创新骨干引领作用。
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强化科研有效投入理念,努力提升科研价值贡献。完善人才集聚机制,最大限度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坚持差异化发展。聚焦“十四五”规划明确的新目标新定位,坚持做精做优做特,着力锻造技术长板,打造人才高地。
要坚持开放式创新。秉承开放合作理念,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关键核心人才引进力度,更好为公司科技创新服务。
要坚持人本化管理。持续深化科技领域和人才开发“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汪东进强调,牢牢把握科技和人才工作主攻方向,要聚焦“五个着力”:
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增储上产、绿色低碳转型、产品提质升级、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加强技术攻关。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
着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抓持久、攻高端、扩规模、调结构、优储备,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着力深化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责任再压实,布局再优化,机制更灵活。
着力营造良性科技和人才发展生态。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畅通鼓励创新的发展通道,营造鼓励创新的包容氛围。
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勇就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提出要求,广大科技和组织人事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勇担时代重任,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开创科技和人才工作新局面,为赋能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2. 校企签约:为中海油针对性培养人才
10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油气勘探开发、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协议,校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协同、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科技合作搭台—人才培养巩固—引才引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的路径,发挥双方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推进多层次、全方位战略合作,打造体现油气行业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作新模式,共同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兼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可强指出,公司正在实施“三大工程”(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科技创新强基工程、绿色发展跨越工程)和“一个行动”(提质增效升级行动)。企业重视人才和创新工作,注重人才的成长空间和成长通道,希望在油气勘探开发、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学校深入合作,中国海油将在深化科技合作、强化人才培养、固化合作平台等方面推动协议落实落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指出,学校下一步将做好“三个针对”。一是针对中国海油发展面临的重大基础难题进行科研平台建设,这也是石大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针对性地引进和建设科研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三是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多种方式培养中国海油所需人才。通过合作,学校和中国海油构建产教融合的育人创新联合体,以更高水平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助力中国海油实现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和学校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为石油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3. “三桶油”全面开展人才战略布局
今年堪称中国油气行业的“人才年”。先是“三桶油”集团及下属各单位全面开启“抢人大战”,全球招聘高端人才;接着在中期会议上,“人才强企”工程被提上日程,如何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成为各家企业今年的重要议题。
从上半年开始,“三桶油”集团下属各单位就全面开启“抢人大战”,一直到下半年,仍然如火如荼。最吸引人的当属“全球引才”“百万年薪”“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字眼。
“三桶油”多家单位发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在国家“双碳”目标、全球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三桶油”在人才需求上打破传统专业、常规岗位限制,在新能源、数字化、交叉学科、“卡脖子”攻关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倾向;在薪资待遇、引才方式等方面也突破局限性,多家企业大胆亮出“全球招聘、百万年薪”,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在今年的中期会议上,“三桶油”都提出了“人才强企”“人才兴企”工程。此次中海油进一步明确了“五个坚持”“五个着力”的科技人才工作方向和重点。中石油、中石化也有自己关于科技人才工作的战略布局。
中国石化的人才布局突出“高精尖缺”。目前已经形成以23名院士、26名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90名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为主体的高层次专家队伍,在重大课题攻关、重点技术研究、重大难题突破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今年又提出人才强企战略三点要求
一要深刻把握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高端引领,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和先导工程,瞄准核心关键,突出“高尖精缺”,构建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格局,构筑领军人才的战略高地,服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聚焦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造就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二要切实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培养人才作用,不断壮大人才后备力量。三要筑牢领军人才作用发挥的坚实保障。要坚持把领军人才工作摆上谋发展、抓创新的重要位置,为领军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推动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良性循环。
中国石油今年的领导干部会议上,围绕做好组织人事工作和推进人才强企工程进行了热烈讨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作题为《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实施人才强企工程》的讲话,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段良伟作人才强企工程行动方案稿的说明。这些都彰显出中国石油对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以及对人才的渴求。
中国石油提出,加快实施“十四五”人才接替行动,逐步实现人才队伍梯次合理配备,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抓好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精准补充计划,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战略接替力量,建设能源领域人才高地,确保石油事业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集团公司持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重奖取得杰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奖金总额增加3倍;抓紧实施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人才行动,加快培育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针对新兴业务存在的短板和盲区,集团公司明确提出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新兴业务人才队伍,分别对加强数字化人才、新能源新材料人才、高端智库人才等方面做出安排部署;针对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力量不足,集团公司打出一套高素质营销人才发展“组合拳”。
从“三桶油”的人才工程和人才战略布局来看,中国油气行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要舍得出价舍得投入,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只有做好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才能应对企业未来的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在全球行业竞争中铸就科技人才高地,形成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巨大优势,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