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2729亿立方米,同比增幅17.3%,增长超过400亿立方米,是我国天然气利用历史上年度增长最大的一年。2018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出现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大事:首次国务院发文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首船“冰上丝绸之路”国际LNG船到达;天然气进口量世界第一;首个窗口期产品成交等等,这些事件不仅代表着天然气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还代表着天然气行业具备强大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随着国家对于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视、产供储销的建设、互联互通工程的实施,2018年全国天然气供应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尽管呈现出“紧平衡”的态势,但未出现大范围用气短缺现象。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也在持续推进中,门站价格并轨、接收站窗口期产品、南海气田对外开放合作、天然气区块企业内部流转、煤层气向社会招标等顺利落实。民营LNG接收站投产、LNG罐箱业务取得进展,充分说明我国天然气业务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笔者选出2018年影响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10个重大事件进行盘点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01 协调稳定发展意见发布,天然气产业受到国家高规格重视 【事件回顾】2018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当前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还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为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提出相关意见要求,以有效解决“国内产量增速低于消费增速,进口多元化有待加强,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储气能力严重不足,互联互通程度不够,市场化价格机制未充分形成,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设施建设运营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 【点评】本次《意见》出台具备“规格高、意见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三大特点。“规格高”表明国务院对天然气产业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见明确”即突出了发展中的协调与稳定——上中下游产业链“产供储销贸”各个环节的协调、上下游联动机制的协调和中央、地方与企业三者的协调,同时强调了运行安全稳定与价格稳定;“责任落实到位”表现在从政府到企业各有分工,权责明确方面上。 此外在《意见》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将会明确指导未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建设发展方向:“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将在未来两年重点指导我国国产常规气、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合理安排居民用气销售价格,各地区要采取措施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强调了对低收入者补贴,建议政府做好调控工作,保障企业经营。对低收入者“精准扶贫”应直接补贴到居民手里,而不是直接降价;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应结合进口气价变化,加快建立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此外,《意见》提出推行季节性差价,但价格应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不是由季节决定,应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02 亚马尔LNG首船到达中国,打开“一带一路”北极经济通路 【事件回顾】2018年1月,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二条LNG生产线正式投产;7月19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开启了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LNG的新篇章。11月21日,第三条生产线提前1年正式投产,也标志着这项中俄两国目前最大的油气合作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从2019年起,每年将进口亚马尔项目300万吨LNG。 【点评】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点。该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 首船亚马尔LNG到达中国,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在清洁能源供应合作上的新局面。亚马尔项目的建设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天然气,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我国成功实现北冰洋运输,新开辟了北极航道,比以往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道缩短1/3的航程,大大节省物流成本,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将带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打开“一带一路”北极地区经济通路。 03 天然气进口量达到1200亿方,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事件回顾】初步统计2018年全年,我国进口气量约为12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6亿立方米,增幅34%,对外依存度45%。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进口气量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增量超过200亿立方米,2018年增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LNG增量238亿立方米,增速46%,进口管道气增量89亿立方米,增速21%。2018年新签LNG长贸合同有美国切尼尔120万吨/年和道达尔的150万吨/年。 【点评】随着大气污染防治、“煤改气”等工程推进,我国积极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天然气消费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资源供应方面由于国产气增量相对稳定,只能依靠进口天然气的高速增长来维持需求增长。 初步统计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较排名第二的日本(约1170亿方)多100亿立方米左右。2015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世界排名第五,2017年排名第三,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进口国。对外依存度由去年的39%提升到45%,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国家能源安全仍应引起重视。此外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但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各自为战、混乱竞争,导致很多非理性采购,进口LNG价格普遍偏高,在国际天然气处于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我国在交易过程中议价能力仍显不足。 04 大力实施互联互通工程,多举措加强互保互供 【事件回顾】2018年初通过分析去年冬季保供中存在问题,总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统一指挥协调下,管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得到石油公司的通力支持实施,在本年度内建设完成多个重点节点工程,主要包括:中石油实现广东区域内LNG接收站与西气东输二线联通;中卫—贵阳联络工程增输;陕京四线增输;同时实施大连LNG、双6储气库外输通道增输联络工程。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通过滨达管线和蒙西管道增供;深圳LNG与大鹏福华德支线联通、广东管道与广东大鹏南沙分输站联通、广东大鹏与广东管网惠州分输站联通。中石化广西北海LNG与中缅管道联通,天津LNG在南港站与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联通;榆济线榆林站、安济线安平站与陕京线实现互联互通;川气东送管道在姜家湾、南京与西气东输管道实现互通。 【点评】互联互通工程主要分三路通道增供:大连LNG、双6储气库外输通道形成输往华北7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天津LNG接收站向港清线增供1200万立方米/日;石油公司之间积极搭建“南气北送”输气一张网,将增供天然气30亿立方米,其中80%用于北方地区,“南气北上”气量升至3000万立方米/日。同时促进省际(如浙沪)联通管线建设,提升了部分地区(如广西省)的供应能力。 2018年是管道联通建设实施力度最大的一年,是三大石油公司联合串换保供真正实现的一年,该工程有效的加强管道的资源输配及调节能力,为冬季保供做出巨大贡献。在实现管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中,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充分发挥集中调配衔接作用,积极推动各管道所属公司建设。在公司内部、不同公司之间,互联互通能力加强,冬季华北地区可供资源量得到有效增加。 05 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轨,价格市场化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事件回顾】2018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通知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增值税税率10%)安排。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实现与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衔接。这意味着在门站环节,居民用气和非居民用气的价格体系将彻底打通,不再有区别。自6月10日开始执行后,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等多个省份先后宣布对居民用气价格调整。 【点评】近年来在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中,重点是非居民用气价格改革,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价格低于非居民用气。在用气高峰时,居民用气数量成为上游供气企业和下游燃气公司争论的焦点,出现用居民用气指标供应非居民的争议,影响了市场运作效率,也不利于政府监管。此次天然气价格改革顺应了天然气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且通过提高居民用气价格,可以有效减少对居民用气的交叉补贴,消除居民和非居民的用气价差以及市场上存在的套利空间,保障居民用气。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标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实现天然气价格的完全市场化。近年来,为保障民生用气,居民用气价格在所有天然气用户中是最低的。实际上居民的价格承受能力最高,由于违背了市场规律,并轨之前的天然气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此次价格调整是中国天然气价格迈向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06 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体制改革,主动应对国家管网独立 【事件回顾】2018年10月,中石油宣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天然气销售管理体制的通知》,将以市场为中心,按照规划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批零一体化的目标,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实施管理整合,合并管理机构和人员,组建专业化天然气销售公司,构建天然气销售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整合后的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称谓为“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按公司直属企业管理,作为天然气销售业务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对天然气销售区域公司、省公司实施管理。 【点评】2016年11月,中石油公布了“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区域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的两级管理构架。2018年10月的中石油销售体制调整,将天然气批发销售与终端零售合二为一,合并后的销售业务调整为“公司机关—省公司”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销售板块,调整内部管理构架,是应对国家管道独立、运销分离,把握终端市场采取的重要举措。 此次中石油销售公司改革可有效刺激其他公司或企业做出改变,成立独立销售公司或成为市场趋势。批发分销与终端零售有利于资源统筹协调,销售板块功能更加突出,有利于明确销售人员权责,销售人员地位提升的同时压力和责任也在增加。在实施过程中要合理监管上中下游环节,避免上下通吃和以资源换市场情况。 07 中海油LNG接收站开放“窗口期”,打开了LNG接收站开放的先河 【事件回顾】2018年9月20日,由中国海油所属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中国首个对外公开的进口LNG“窗口期”产品,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公开成交,成交量约1亿立方米。该船LNG由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与龙口胜通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竞得。10月24日上午,该产品在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正式到港交货,提货时间窗口总计45天。客户可结合自身需要,以液态和气态两种方式,在中国海油所属的粤东、福建、深圳、珠海、浙江、天津等多个LNG接收站资源点提气。10月17日,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产品第二轮竞价交易顺利完成,竞标最终花落浙江博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1月,该产品在宁波接收站正式到港交货。 【点评】LNG基础设施开放是天然气市场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此次中海油开放LNG接收站“窗口期”,成功交易窗口期一站通产品并完成民企用户货物交接,打开了国内LNG基础设施开放的先河。 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相关的监管制度、定价机制等内容尚不完善,加之石油公司恐受“长协高价气”难以消纳的压力,普遍对开放LNG基础设施处于观望态度,此次LNG接收站窗口期一站通产品开放驶出了“破冰”之船。纵观国内天然气市场,民企市场参与度越来越高,非油企业不断加大国际能源贸易参与度,向上游拓展业务链,增加天然气进口量,LNG基础设施陆续开放也是大势所趋。此外,我国LNG进口量已超越管道气,国内市场对长协高价气的年消纳能力已经较强,石油公司对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的观望态度也将逐步转为积极态度。 08 南海对外合作取得突破,未来资源开发潜力大 【事件回顾】2018年12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与英荷壳牌、美国雪佛龙、美国康菲、法国道达尔、挪威石油、科威特海外石油公司、加拿大哈斯基、澳大利亚洛克石油公司、韩国SK共9家国际石油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协议,战略合作区域位于中国海油珠江口盆地,包括深水和深层两个区域。而此次合作目的是将加强对中国南海区块油气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点评】南海的油气资源占我国油气总资源的三分之一,其中约70%蕴藏于深海区域,对南海储存的油气资源进行探明和开采,对于弥补我国油气资源的不足有很大帮助。受到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制约,海洋勘探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在油价较低情况下,自行开发的经济性缺乏市场竞争力。 南海区块自从公开招标以来,从最早只与一家外资企业合作开发,到2018年的国内外多家公司共同合作。这一过程不仅说明我国对外合作进一步开放,而且彰显出南海油气区块未来更广阔的市场,具有更远大的潜力。南海区块以前多采取的是国外石油公司占据勘探开发主动权,国内石油公司与其分享收益的模式。而随着2018年6月中海油公司宣布中国第一个自营深水海上气田陵水17-2气田正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这意味着中国海油已基本掌握关于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多项关键技术。 09 首个民企LNG接收站投产运营,供应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事件回顾】2018年8月7日,新奥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以下简称新奥LNG接收站项目)顺利实现了首艘LNG船舶接卸,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并进入调试和试运营阶段。新奥LNG接收站项目集LNG接卸、存储、气液外输、分拨转运、船舶加注、应急调峰等多业务、多功能于一体,其中船舶加注功能为国内接收站首例。该项目目前已经建成的一期工程可实现年处理液化天然气300万吨。预计2021年该项目将完成二期工程,届时其年处理能力扩增至500万吨,项目三期年处理能力可达到1000万吨。 【点评】新奥LNG接收站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项目,加之此前已经投产的广汇启东LNG转运站和九丰LNG接收站等民营LNG接收站,民营企业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带来一股良性竞争新推力。 我国LNG市场,以“三桶油”供应为为主导,民营企业市场比重仍较轻,民营LNG接收站发展需要保证有牢固的气源和稳定的下游客户。新奥能源是天然气市场中民营企业先行者,积极向上游扩展业务链,2018年第四季度新奥能源开始陆续执行与雪佛龙、道达尔以及锐进的LNG采购长约,每年合同量合共约144万吨,扎实地保证了气源。民营企业通过扩展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天然气市场参与度,加速了天然气市场化进程。随着舟山LNG的投产和顺利,必然带动一批社会资本进入LNG接收站领域,甚至是天然气领域,那么天然气主体多元化、供应多元化格局将逐步形成。 10 LNG罐箱业务出现突破性进展,市场培育仍任重道远 【事件回顾】2018年4月23日下午17时,6个LNG罐箱在昆仑能源大连LNG公司充装完成后,通过陆路运输至大连港2区码头。11月4日,搭载130个LNG罐箱船顺利从海南洋浦港起航,在山东龙口港卸下65个罐箱后,于11月13日抵达终点锦州港并完成卸载。2019年1月3日,搭载着24个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运输船经过4天的海江联运,顺利抵达南京龙潭港,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LNG罐箱江海联合运输。 【点评】现阶段,我国天然气供应不平衡,产供储销不协调,其中LNG接收站建设受到站址、投资规模大等影响,大多数企业难以投资建设,现有管道运输与液态槽车运输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运输需要,这样天然气行业需要创新天然气储运模式,LNG罐箱业务正好开创了一种新的储运模式。 2018年在冬季供暖期来临之前从洋浦港到锦州港的试航成功,为天然气运输调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发展方向,LNG罐式集装箱业务出现突破性进展。LNG罐箱“宜储宜运”,灵活性强,属于我国天然气贸易方式上的重要创新。然而,目前LNG罐箱业务发展仍面临经济性、港口条件限制、站场堆放、内河运输等多个问题,技术经济性有待提高,市场培育有待拓展。为了将LNG罐箱业务打造成具有竞争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业务,从业者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