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然气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低碳能源,可与可再生能源等其它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政策推进、低碳经济、市场结构优化等有利条件叠加,我国天然气产业正迎来新发展机遇,天然气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17年至2020年,将成为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黄金区间”。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十三五”天然气消费比重将增至10%
2015年,我国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4.4%提升到5.9%。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会上表示,中国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按照规划,“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不难看出,能源“十三五”规划中,天然气仍唱主角。
加大天然气利用、推动天然气消费工程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要抓好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工程、交通领域气化工程、节约替代工程等四大利用工程。
“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发电比重也将有效提高,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因地制宜发展热电联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发电仅占14.7%,这一占比仅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水平。
政策密集出台 铺路天然气市场改革
2016年8月31日,发展改革委网站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意在对地方输配气环节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规范,敦促地方严控加价过高、乱收费等行为。
2016年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定价,给予投资收益率8%,而且明确要求经营天然气管输的企业原则上应将管道运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离,暂不能实现业务分离的,应当实现管道运输业务财务独立核算。
2016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今后我国的天然气储气服务价格、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将由市场自发形成,鼓励各方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本次政策出台后,储气服务价格及销售价格都将有所提升,社会资本对于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
随着天然气领域政策的密集出台,将加速天然气市场化进程,我国力推天然气发展的主基调已得到各方证实,控煤、稳油、发展天然气将是未来我国化石能源发展的大方向。
在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天然气价格改革将对燃气行业的未来发展轨迹有重要影响,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天然气气源回归商品属性,实现气源和销售价格市场化的改革目标,为天然气市场改革铺平道路。
“升气降煤” 天然气发展迎契机
《规划》中,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作,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替代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燃煤设施用煤和散煤,其他农村地区推动建设小型LNG储罐,替代民用散煤。加快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城镇居民气化率。
陕西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表示,对于《规划》,最为关注气价与补贴。因为气价是决定天然气能否快速发展的“硬道理”,是首要因素,补贴是第二因素,环保政策是第三要素。《规划》主要论述的是指标,更需要关注实际政策,没有政策的扶持,规划的目标目前难以实现。
政策力推“升气降煤”,政府需要在补贴、价格改革等方面下力气,解决天然气价格贵和成本高的问题。在当前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下,未来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的进度将进一步加快,毋庸置疑天然气已是最佳的替代方案,“煤改气”工程将会在各地大力推进。
结语
2015年,我国虽然在天然气价格方面实现了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目前执行的与替代燃料价格挂钩的门站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反映天然气本身市场供需状况,调峰定价机制尚未形成。
“十三五”期间,政府将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并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