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技术整合新技能 成就壳牌行业领头羊

技术整合新技能 成就壳牌行业领头羊

在油气行业各项技术朝着经济性、标准化、高效率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壳牌的技术副总监Jon Crane也对壳牌近年来的业务进行思考,强调了壳牌运用技术手段提质增效,简化各项作业流程,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作者 | Jon Crane
编译 | 张强

2016年9月IEA发布的原油市场报告再度加深了人们对于油气行业将继续面临长期低油价困境的共识。但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尽管石油行业不习惯改革,但从协同创造价值方面看,现在确实到了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创新及技术发展思路的时候了。

为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使工作更加便捷,关于如何进行系统和设备维护、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等问题,业内已经探讨了多次,但壳牌目前的发展模式与过去的技术与装备发展思路大为不同。

在工程项目方面,壳牌在世界性重大项目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飓风多发海域开展深水开发业务,经济地从非渗透性页岩中获得可观产量,以及在20000英尺深的储层中进行了反散射伽马射线测试。尽管大多数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甚至一些还需要通过试验和纠错的方式,破而后立;但也有一些技术或许由于其自身比较简单,很容易将其应用获得盈利。

自动化技术改变作业流程

通过对过去四年所做工作的思考,我反思了壳牌现有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壳牌将下游业务中的自动化控制和辅助装置应用到钻井业务,以此来提高定向井的自动化。尽管作业人员有可能喜欢挑战井控问题,但他们也会在钻完井几个月后,问壳牌为什么没有进行自动防喷器(BOP)测试,其实这些作业人员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BOP测试是日常工作中必需的一项,在地面上,自动测试相对容易实现,而且与井控问题相比,自动测试更加可控。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未从工业控制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看的太浅了,但这却是广泛存在的问题。当我参观一家钻头制造商、赞赏其技术高超的管道装卸装置和长距离的铺设能力时,我不禁问了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防喷器测试就不能实现自动化呢?所收到的答复往往是“别人”的问题—供应商、施工商和钻井承包商的问题。

一旦将钻井投入到自动化流程中,你看待设备的方式就开始发生变化了。通常,海上固井总流程中压力测试时间大于水泥泵入时间,但这就是我们所能选择的效率最高的压力测试系统了吗?使用顶驱可以将钻井时间减至其15%,那么余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进行主要耗时的接单根、完井和接头连接了吗?壳牌公司每年完成100万次的接单根操作,但却是通过人工控制完成的,操作变数很大。因此,即使在这个流程内对效率进行较小的提升,也会显著地节约成本。

多元化发展 流程简化

受大数据和全球性的影响,世界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样石油行业也是如此。在系统内推动行业稳健发展的动力,也使得流程、规则和文档等的业务水平获得了提升,现场监管人员就可以坐在电脑前对施工流程进行监测了。壳牌公司与其他公司一样,在关键流程上,简化方法,节省配套的时间;另一种方法是,反思实践中遇到的HSE和操作问题,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技术为员工提供在遇到问题时所需要的工作指导规范。

将人为因素降至最低

随着行业的发展,在发生意外事故后,我们通常会制定更为严格的流程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方法,而非仅仅通过直觉判断来开展工作。我仔细对损失巨大的井下事故进行梳理发现,在事故发生前,我们需要钻工仔细地观察泵压约40分钟,然后他有20~30秒的时间将泵关掉,但在关键时刻发生的意外状况造成了钻工停泵的失败。但只有一个人在回顾该事故时发出疑问:当系统的稳定性不足以应对某项人为干扰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时,如果我们让一个人以上对该事故负责,那么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现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让人很容易理解而且符合人类的直觉或潜意识,但目前的各种石油设备设计远远达不到这一点,如果你仔细观察钻井设备的状态板,你会发现外表涂为红色和绿色可能既表示安全状态又表示非安全状态,或者我们需要的是一眼就能找到其中的重要信息而非要先通读所有,目前来说,这样的设备设计还大有文章可做。

理想状况下,运营商将会明确地告知供应商他们所需设备的功能和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他们会稍稍作出技术性让步,购买标准设备;而实际情况则更为复杂。概念设计,即实际情况中不会提及的要求,最终有了功能性的实现。最优化设计需求,对标准进行极小的修改即会造成制造风险;比如分供应商制造的一个部件内径不合格,由于不符合流程,将可能造成井下,损失巨大。

系统设计优化 

防御系统一般是通过系统设计严格地把握设备需求。为解决此类问题,系统设计流程可以对目前的施工状态进行评估、确定提升效益的潜在可能性、并定义技术需求。然后,为满足要求而进行系统设计,并测试论证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益。深刻理解系统需求的最直接作用就是,它使所关联部门不得不为此进行专门的交流,这无形中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低油价导致壳牌公司不得不拓展其传统重点业务—钻井,从钻井扩展到辅助施工业务上来。得益于钻井设备运输过程中的精益技术和设备检查时二次搬运次数的减少,其最终实现了过程损失和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而接下来的挑战就是与更多的供应商合作对话、实现共同的缩减成本。

总之,市场的不景气对上游的开发投资影响深远,它迫使壳牌投资那些将各部分作业流程完美整合的项目,以获得较高的运营效率。严格的系统流程设计与投资的良好结合,确保了壳牌运用技术持续创新,为整个行业创造价值。

作者介绍:Jon Crane曾担任壳牌井技术、质量和技术服务副总监,自2012年7月起,开始负责自主钻孔、第二代防喷器控制系统等相关研究工作。在此之前,Crane是壳牌在挪威的钻井经理,主要负责Ormen Lange项目。Crane之前曾担任壳牌在挪威的Draugen CO2项目和尼日利亚Bonga西南部项目的负责人。在任职的29年里,他曾在壳牌欧洲、美国和中东担任各种与油井相关的职位。

英文原文请点击 (展开/收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

甲基橙
石油圈认证作者
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长期聚焦国内外油气行业最新最有价值的行业动态,具有数十万字行业观察编译经验,如需获取油气行业分析相关资料,请联系甲基橙(QQ:1085652456;微信1820225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