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油气行业在再平衡进程中艰难前行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自2008年以来每年组织数十位专家和研究骨干跟踪分析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剖析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形成了中石油经研院对油气行业发展态势的认识和判断,并以此编写出版《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为行业、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了解行业状况、把握发展趋势提供决策参考。
 
能源消费

 2016年 
    国 外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估计达128.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化石能源占比为85.2%;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4.8%,比上一年度增加0.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增加0.7个百分点。
 
    2016年11月《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将开启能源转型新进程。
 
    国 内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3.6亿吨标准煤(折合30.5亿吨油当量),增速1.4%,能源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能源结构继续改善。其中,煤炭消费39.1亿吨,下降2%,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4%降至62.4%;石油表观消费5.56亿吨,增长2.8%,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8.1%,与上年持平;天然气消费2040亿立方米,增长6.5%,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升至6.2%;非化石能源增长8.9%,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12%升至13.3%。
 
 2020年 
国 外
    全球能源消费总量2020年将达到137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天然气消费作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预计2020年前消费年均增长1.5%以上,石油和煤炭分别年均增长1.4%和0.2%。球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将达41.3%,比2016年上升1.7%。不同地区能源需求发展不平衡。
 

 
 
    国 内
 
    能源消费总量小幅增长,中国能源需求增速先扬后抑,年均增速为1.2%。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5.9亿吨标准煤,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降至58.2%,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例升至8.9%,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升至15%。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向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石油市场
 
     2016年 
 
    国 外
 
    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布伦特原油和WTI期货均价分别为45.13美元/桶和43.47美元/桶,布伦特和WTI油价于年初跌至27.88美元/桶和26.21美元/桶的本轮油价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
 
    市场再平衡慢于预期。201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疲弱,欧佩克石油供应不断增加,导致世界石油市场未达到预期的平衡状态,但富余程度有所收窄,全年供大于需60万桶/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全年增长130万桶/日。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仍是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欧佩克与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联合减产协议。2016年11月30日,欧佩克达成8年来首份限产协议,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欧佩克与15个非欧佩克国家分别承诺减产116万桶/日和55.8万桶/日,为期6个月,视情况可延长。
 
    国 内
 
    我国石油消费总体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表观消费量是55637万吨,同比增速2.8%,较上一年度回落1.5个百分点。
 
    原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原油表观消费量57426万吨,同比增长5.2%,较2015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全年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7.1%到1.98亿吨,原油进口量37605万吨,同比增长13.1%。导致石油和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64.4%和65.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4.6和3.8个百分点。
 
    中国汽柴油净出口迅猛增长,占亚太国家当年油品净出口总量的17.9%,成为亚太地区第三大成品油出口国。
 
 2017年 
国 外
 
    世界石油市场重归平衡。世界石油需求达9700万桶/日,同比增长110万~130万桶/日,增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印度有望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达成联合减产协议,扣除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增产潜力,预计本次实际削减产量可达130万~150万桶/日。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使其成为新的机动生产国。
 
    综合估算,2017年石油供应减少20万桶/日,市场供需趋于平衡,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供需缺口100万桶/日。
 
    国际油价将实质性回升。预计2017年布伦特年均价为53~58美元/桶,全年油价可能会小幅快频震荡。
 
    国 内
 
    预计2017年中国石油表观需求量为5.68亿吨,同比增长2.1%,增速较2016年下降约0.7个百分点。地炼原油配额小幅增长将拉动原油进口需求,预计原油需求量是5.94亿吨,同比增长3.4%,增速较去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国内原油产量仍将低于2亿吨,石油和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分别升至65.1%、66.7%。
 
    预计2017年中国原油加工量为5.57亿吨,较上年增加1800万吨;成品油产量为3.6亿吨;成品油净出口量将超过4000万吨。
 
    2020年 
    国 外
 
    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整体呈微平衡态势。2020年超过1亿桶/日,发展中国家依然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20年前,世界石油供应能力总体保持增长,美国成为重要的机动供应国。
 
    国际油价运行的中值区间为50~60美元/桶。预计2020年前,美元有10%左右的升值空间,将对以美元计价的油价构成一定打压。2020年前,油价在40~80美元/桶的范围内呈锯齿形波动将是大概率事件。油价运行的中值区间为50~60美元/桶。
 
    2020年,国际原油市场将形成北美、中东两大出口中心;世界石油贸易将从以原油为主逐步向原油、成品油并重转变。
 
    替代能源发展尚难以对石油形成重大冲击,石油利用由交通燃料向化工原料和交通燃料并重转变。
 
    国 内
 
    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成品油需求增速由中速降为低速。综合预计,2020年石油和成品油需求分别达到6.08亿吨和3.41亿吨,增速均为2%左右。
 
    中国炼油能力过剩,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增加。2020年,中国炼油能力将达到8.7亿吨/年,产能过剩形势将持续加剧,成品油净出口量将接近5000万吨。
 
    各省成品油供需情况各异,区域发展不平衡。预计2020年东北和华北地区汽柴油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但西南和华中地区汽柴油将存在供需缺口。 
 
    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市场格局重塑。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则2020年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成为常态。
 
    天然气市场
 
    2016年 
 
    国 外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3.53万亿立方米,增速为1.8%,低于过去10年2.2%的平均增速。全球天然气产量达到3.66万亿立方米,增长2.2%。全球LNG新增能力2260万吨/年,全球总能力升至3.1亿吨/年,过剩3700万吨。
 
    全球天然气贸易活跃,区域市场联动性增强。预计全球天然气总贸易量增长7%,达1.11万亿立方米。美国首次成为LNG出口国。
 
    国 内
 
    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为20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2%。
 
    需求低迷和进口气增加导致国内淡季被迫压减天然气产量,估计全年国内气产量增速低于上年3.9%;天然气进口量为7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升至36.6%。
 
    中国天然气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淡旺季需求差异扩大,北方供需高月日均用气量与低月的比值由2010年的1.36倍升高至1.8倍。
 
    2017年 
    国 外
 
    全球天然气供需宽松加剧,预计2017年全球天然气需求3.59万亿立方米,增长1.7%;天然气产量为3.73万亿立方米,增长1.9%。
 
    现货价与长贸合同价涨跌不一,预计2017年,美国HH、英国NBP现货均价、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约为2.9、4.3和5.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分别上升17%、下跌7%和下跌4%,东北亚LNG长贸合同进口平均价格约为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升15%。
 
    国 内
 
    中国天然气需求稳中趋升,市场总体宽松,季节性供需矛盾加剧;国家有望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
 
    2017年,受环保政策和天然气价格竞争力提升的拉动,预计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1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6.5%;天然气产量为1380亿立方米(含煤制气),同比增长2.9%;天然气进口量为8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对外依存度升至38.3%。
 
    2020年 
    国 外
 
    预计2016~02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至3.76万亿立方米,年均增速从过去10年的2.2%降至1.6%左右。全球天然气消费重心继续东移,亚太和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量分别占全球40%和22%,亚太地区领跑全球天然气消费。
 
    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速放缓,LNG供需剩余扩大。预计2016~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为2%左右,较过去10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供应能力剩余7700万吨/年。
 
    全球天然气贸易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贸易量较2016年提升约1/3,年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LNG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占比由32%提高至34%。澳大利亚LNG液化能力占比于2018年前后取代卡塔尔成为全球第一大国。欧亚大陆间的管道联通,促成了欧亚天然气市场的价格联动。随着美国增加LNG出口,这种联动还将从欧亚传导到北美。
 
    国际气价维持相对低位,油气价格关联性减弱。预计2016~2020年,美国HH价格将缓慢上升至3.3~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英国NBP价格将震荡上升至5~5.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东北亚LNG进口平均价格将逐步回升至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LNG现货均价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目前,长贸价格基本与油价挂钩,未来将会逐步脱节。
 
    国 内
 
    天然气需求呈中高速增长,环保依然是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达280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8%。在政策推动情景下,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达320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12%。
 
    多元化供气格局形成,市场供需继续宽松。预计2020年供应能力将达到3200亿立方米,国产气供应量将达2000亿立方米。央企、地方国企、民企群雄逐鹿,供气主体多元化。
 
    非居民用气价格有望全面放开,居民气价改革稳步推进,输配价格更趋合理。
 
    储气调峰能力小幅改善但仍不足,季节性供需矛盾难以缓解。2020年,中国储气库调峰能力有望升至150亿立方米,约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5%。即使考虑120亿立方米的LNG调峰能力,尚有近100亿立方米的调峰缺口需要弥补。
 
    勘探开发
 
    2016年 
 
    国 外
 
    受上游勘探投资减少影响,估计全年油气发现数量继续减少,新增储量也进一步下降。全球重要油气发现主要位于海上,各区均有分布。
 
    受低油价持续影响,全球上游投资连续两年下降,2016年降至3752亿美元,降幅达23%。全球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萎缩33%,其中物探装备与服务以及钻完井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降幅都超过35%。
 
    美国页岩油开发成本继续下降,主要页岩油盆地盈亏平衡点已降至30~40美元/桶。
 
    国 内
 
    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大幅缩减,但储量高峰期工程的后续效果显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依然保持了10亿吨和5000亿立方米以上的较高水平。面对持续低油价,油气生产企业调整勘探思路,注重油气勘探效益与储量发现质量,重点转向老油区精细勘探。
 
    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出现21世纪以来首次全面亏损。上游行业尊重石油生产自然递减规律和市场规律,有序调减高成本的油气产量,减少高成本增产措施,突出重点盆地和规模有效储量的开发。
 
    2020年 
    国 外
 
    上游投资缓慢恢复,油气储量可保持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由2016年的3752亿美元恢复至5765亿美元,但难以达到7000亿美元的高峰水平。
 
    由于上游勘探投资下降,2015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自200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降幅0.2%;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基本维持稳定。随着投资逐步恢复,2020年全球油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可保持2410亿~2450亿吨和190万亿~195万亿立方米的水平。
 
    低油价对产量滞后影响逐渐消除,新格局正在形成。勘探开发投资回升也将刺激未来全球油气产量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0年,油气产量分别达45亿吨和4.05万亿立方米,年均增幅分别为1.5%和2.5%,石油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传统产油国。
 
    未来油气产量增长的重点区域将是里海区域、非洲海上和巴西盐下。美国页岩油产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页岩油产量将达508万桶/日,年均增幅4.7%。
 
    国 内
 
    上游投资由减转增,非常规油气储量可望增长。预计2020年可恢复至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离2013年高峰期的近3700亿元人民币上游投资高峰还有较大距离。
 
    勘探开发投资减少可能导致未来几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下降。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仅可维持25亿吨水平;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可增至4万亿立方米以上,年增幅约1.8%。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深入,致密油、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的探明可采储量预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原油产量努力维稳,非常规气增产有潜力。预计2020年之前,国内原油产量将徘徊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产量受需求和进口刚性增长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预计为1800亿~1950亿立方米。
 
    炼油能力
 
    2016年 
 
    国 外
 
    世界炼油能力缓慢增长,全球炼油能力净增3630万吨/年,达到48.7亿吨/年。
 
    主要炼厂原油总加工量为7918万桶/日,与上年基本持平。全球炼厂开工率平均82.5%,低于上年的84%。全球各地区炼油毛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国 内
 
    中国炼油总能力达7.5亿吨/年。地炼获“两权”后发展加快,全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全年原油加工量估计为5.39亿吨,增长3.2%;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回升1.3个百分点,达76.7%。地方炼厂的崛起加剧了国内炼油业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
 
    2017年 
    国 外
 
    世界炼油将继续增长,炼油毛利继续下降。预计2017年世界炼油能力净增2000万吨/年,其中新增能力4200万吨/年,淘汰能力2200万吨/年,总能力达48.9亿吨/年,全球炼油毛利预计总体将低于2016年的水平。
 
    国 内
 
    中国炼油能力重回增长轨道,过剩形势更加严峻,炼厂开始新一轮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预计2017年全国炼油能力净增3500万吨/年,达到7.9亿吨/年,增长4.6%。成品油净出口将会继续增加,预计将超过4000万吨,石油大进大出格局开始显现,中国炼油能力过剩形势更加严峻。预计炼厂开工率下滑,由76.7%下降至75%,原料成本回升使炼油毛利低于上年但仍保持较好水平。
 
    2020年 
 
    国 外
 
    全球炼油能力稳步增长,炼油毛利较低。全球目前仍有大批炼油项目处于在建和计划之中,其中大部分新建炼油项目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预计2020年前,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约3.3亿吨/年,炼油总能力有望达51.8亿吨/年。
 
    亚太炼油能力过剩严重,“一带一路”沿线炼油能力将大幅增长。世界炼油业将保持亚太、北美、西欧、中东“四分天下”的格局,而炼油重心将继续东移动。亚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油能力将新增近2亿吨/年,中东地区将新增能力约9000万吨/年,而炼油能力一直短缺的拉美和非洲炼油能力也有望提升以缓解成品油进口压力。
 
    国 内
 
    炼油能力将升至8.7亿吨/年,过剩能力至少1.1亿吨/年。
 
    “两权”继续放开,地方炼厂崛起将使中国炼油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预计2020年,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总量将达1亿吨,占国内原油进口总量的25%左右,成为原油进口的生力军;地方炼厂市场份额或将从2016年的23%增至超30%。
 
    炼厂加快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推进智能化建设。 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规模加大。
 
    油气公司    2016年 
 
    国 外
 
    油气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下滑,经营措施从短期应对转向长期施策,努力摆脱困境。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下滑。埃克森美孚等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简称俄油)等6家国家石油公司全年利润下降40%左右,康菲等5家独立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等7家技术服务公司全面亏损,全行业经营业绩陷入谷底。
 
    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同比增长4.3%,天然气产量(含壳牌收购BG公司的产量)增长4.6%。
 
    国 内
 
    三大公司经营业绩表现各异,生产指标小幅下降;抓管理调结构深化改革,积极应对低油价,努力适应新常态。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指标小幅下降。1~9月,三家股份公司海内外原油权益产量下降5.08%、天然气产量增长4.65%,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销售量均有所下降;受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和国内油气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下滑。
 
    面对严峻形势,三大石油公司坚持压减支出、降本增效,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