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注油气领域
与独立思考者同行

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目标“90天”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战略石油储备的进展情况。其中提到,至2016年初,我国建成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197万吨。
3197万吨,这相当于我国33~36天的石油进口量,仍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的规范储藏程度。“30天的石油储备还是太低。”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当前低油价很适合加速储备,同时我国也应不间断加速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设力度,争取早日达到安全的战略储备量。”
而对于我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情况,林伯强则直言“太慢了”。联彩石油储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彩”)董事局主席严兵告诉记者:“战略石油储备管理指定‘三桶油’选点、设计和施工,但国企在低油价下更倾向于增加可以交易的商业储备。”从长远来看,中国相关石油储备建设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亟须完善,需要给企业提供更清晰的指示。严兵建议:“应逐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
储备要提速
不同于其他能源产业指数,战略石油储备的数据很少对外公布。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定期公布国家原油储备数据对于提高中国石油市场透明度、乃至提高石油消费透明度都很有意义。“足见中国在原油市场上开放力度逐渐加强。”不过,此次公布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是部分数据,国家统计局并没有量化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二期和三期工程的规模。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战略石油储备因此颇受国际关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表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打算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不会用来操纵油价。”
根据早期规划,中国建立的是30天的石油储备数量。相比而言,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量分别达到158天、161天和127天。近年来中国原油进口量提高,今年平均为每天750万桶,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买家。
林伯强直言,“虽然存在石油战略储备设施不足的短板,但以中国的建设能力,如果政府反应得当,是有望把相关储备设施快速建起来,尽可能在低油价时期接近最终战略石油储备目标,即90天以上。”
直面储备短板
李莉介绍,在我国筹建石油储备之初,国际市场逐渐步入高油价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石油储备时,国际油价基本处于每桶二三十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一轮油价大跌本应是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的良机,但当时中国只有一期石油储备基地,储存能力极其有限,因此错失收储良机。
然而,中国增储石油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最直接的问题是储油能力不足。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震说:“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从2004年起步至今仅十余年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着手石油储备。”联彩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基础建设方面,中国一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建成,二期仅投产了两个项目,三期仍在规划建设之中,现有的储油能力还满足不了大幅增储的需求。
另外,参与主体单一,社会资源未激活,限制了中国石油储备的规模,束缚了增储的步伐。“目前中国战略石油储备是国家委托三大石油公司完成,而由于中国原油开采及进口权也集中在这三家公司手中,因而商业储备也是以其为主,缺乏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所以建设国储的积极性不够。”严兵说。
2016年5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企业义务储备正式纳入国家石油储备的范围。不过,联彩负责人直言:“我国目前关于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如何界定、储备目标规模、资金的使用来源、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与义务等问题仍不明确。”该负责人建议,要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储备;加快布局新储气库建设、完善加气站及配套管网、提高应急调峰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站任何文章: